日记500( 二 )


电脑给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同学们,你呢?
日记500(三)
今天,上了《风筝》一课,才初识到鲁迅的沉重,这是初中以来学的第一篇鲁迅先生写的文章,便感受到了许多的不同 。开门见山地写出了文章的主旨,对于精神虐杀的悲哀,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这样的景物描写无不体现出一种悲凉的基调,下文的抒情便可如鱼得水,畅谈出自己那可悲哀,忏悔的心境 。接着便想到了家乡 。在故乡,每逢放风筝的时节,必然是杨柳已发芽,山桃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突然又是一个转着,故乡已过,现处北京,北京的冬季,寒冷的冬季,四面都是严冬的肃杀,对于故事的回忆只能牵挂在那伶仃的风筝上了,同时,我对文章的记忆也牵挂在那点点风筝上了 。
其后,长篇幅的讲述了对于弟弟放风筝的态度,在鲁迅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因为在他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一日,鲁迅发现了自己的弟弟苦心孤诣的躲在什物房里做风筝,便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毁掉了弟弟的风筝,但没想到,这同时也毁掉了弟弟的那童年的乐趣,换来了今生难以忘却的悲哀与忏悔,这与寒心的天气,冷漠的环境岂不正好相呼应?妙就在此,字字句句无疑更沉重了,更堕落了,更冰凉了 。
之后,鲁迅中年时,在一篇国外的讲论儿童的书,顿时明白了以前的愚昧,以前的缺失,以前的过错,以前的麻木此时,才会想起自己不应该毁掉弟弟的风筝,毕竟,玩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开始意识到自己童年时代的缺失,缺失那颗童心,这也是造成他悲哀的原因,原来,这些年来,都被社会、繁重的思想埋没了那颗本应拥有的玩世童心,望着窗外,想到一去不复返,心就开始不竟堕下去了,很沉重很沉重地堕着,堕着 。
最后,鲁迅想到了许多挽回方案,送弟弟风筝,赞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看到此,不禁又为作者发一把同情之心,与绝望之情 。或是求弟弟的宽恕,但求出去了,弟弟却早已将此事淡忘,何再来什么宽恕?仿佛看到了往事的沧桑,许多的不应该,一切的不应该,将故时抹上了灰暗的烟云,刻上了崎岖的划痕从迷茫中悔悟过来,现实又是给作者那般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我也沉重不已,不知是不是也被生活麻木了?我不知道,更不想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