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语文全国卷2诗词鉴赏 语文高考全国卷一诗歌鉴赏答案( 四 )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能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 。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鞋刘庆邦
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 。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
“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被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 。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 。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 。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 。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 。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 。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 。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
“合适吗? ”
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
“你疼我也疼 。”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
“我心疼 。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
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 ,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 。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 。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 。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 。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 。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
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是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较大走四方的话 。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地,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 。
那个从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 。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 。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 。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珐上路一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诚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 。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 。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 。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 。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 。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 。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 。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 。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