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花甲古诗句:辛弃疾60岁的最佳作品赏析

六十花甲古诗句(辛弃疾60岁的最佳作品赏析)
辛弃疾这首落花别有风味,跌宕感慨,浓情送春归!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 。
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 。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
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宋朝辛弃疾《粉蝶儿 和晋臣赋落花》
60岁的辛弃疾自54岁罢官回到上饶,兴建了瓢泉庄园 。二十年前归宋,壮气犹存,但是他彻底了解了南宋的运作结构 。他无望以将军身份重回沙场 。经历了各种期待与绝望之后,他开始选择过一种陶渊明似的生活,其实也是无奈掩饰自己的锋芒 。在官场,他这热血主战派不仅不受待见,反而生出猜忌 。少年归宋的英武,反而使许多人忌惮 。
居然在辛弃疾归隐不久,朝廷还特地授予了他冲佑观主管之职,可以领取半俸,也就是安抚他好生养老 。
于是没有太老的辛弃疾只好寄情山水,和寓居上饶的友人赵晋臣踏山唱和 。这是他六十岁的作品 。我没看到道骨仙风,却读到满满的男人感慨 。
Close-Up Of Pink Flowers On Tree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
这是历经岁月的人,以平静而温柔的姿态看待春花满林,春花满地 。此时的辛弃疾儿孙满堂,他收获的是膝下的天伦之乐,虽然他志气远不在此 。但是和家人和儿女相处的时光,必然有细腻动人的地方 。杜牧说,袅袅娉娉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是拿少女比春花,但是辛弃疾已经60,他拿春天比少女,更有一种慈爱和透彻 。
当你以为这首词起的艳时,他一笔给你挽回 。
“一枝枝,不叫花瘦 。”
你以为是艳曲,是描摹女子和春天的妩媚和多情,他却正以最纯的颜色,给以最俏皮和娇憨的纯美 。原来是纯洁女儿元气满满的绣花心思,稚气又纯真,少女爱着每一朵花,要最大最好 。
春天饱满如同少女的心气,每朵每枝都要绚烂饱满,不喜欢那种病态的瘦美 。
就这句,看起来家常,只怕读的人也惊艳也震动这巧妙却饱满的比喻吧 。
一定是辛弃疾看过小儿女稚气的花绣,又肥又美,不容他人置喙 。就爱这样!
花,无题 。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 。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
如此花在枝头,绚烂浓美,是什么这么无情风雨,一阵阵吹来打去,那最美的花吹成了红色的丝巾落满林间呀!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且以最绚烂的花开,照应最壮观的落花 。这可不是小家园林,这一定是桃李满山海棠成林的开阔地,才有如此壮观的花开和落红 。
真是可惜了 。要是春天是用心绣花的小姑娘,此时一定嚎啕大哭,泪飞顿作倾盆雨 。
想必辛弃疾写女儿也这么大气,才不是扭扭捏捏的作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