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花甲古诗句:辛弃疾60岁的最佳作品赏析( 二 )


60岁的辛弃疾大抵不再会是那个落花舞剑的外放豪情公子,但是这豪情依旧在,化作了慷慨惋惜的浓情 。又一年最美的花开花落啊 。如何不是感慨华年如花,说过去就过去了 。那华年里的风雨或者不记得,但他总记得自己一次次包含希望却又破灭的心情 。少年情怀总是诗啊!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
这虽然是比对春花时的春光,其实也是感慨岁月之无情 。春天说过去就过去了,那用心开的花,都流水落花远去 。其实春天本来就是流年流光的一部分,说轻薄从来就轻薄,可曾停留?正是春花之绚烂,有一瞬让人有永恒之美,但随着花落,蓦然而醒的是分秒流年 。不是花认真,是人愿意认真在什么地方 。
这是辛弃疾怀念最美青春里最蓬勃的自己,那种认真,那种凌云一寸心 。但谁不是,只是被他写得分外分明 。
“记前时送春前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
辛弃疾重友情,在隐居这段时间,好友三二,一起踏青,去年也是咱们送春吧,大家心情一样,望眼春江,将惆怅都化作一杯杯如江美酒 。
这里含着李煜名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是亡国之叹,辛弃疾呢?故国千里江北,至今金人治下,他并非消沉之人,但南宋就是不起北伐之志,等白了辛弃疾少年头 。
所以他用春波一江,是岁时故国之无言感慨啊!
如果你说,这是巧合,那么下一句则是反复强调 。
“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
那么今年,我和你依然要选在大江杨柳边去送春 。再次点了一江春水,特地要用一江春水 。
辛弃疾送的不止是落花之春吧,还有他故国之思,未尽之愿,一首落花,仍旧深情慷慨,感慨系之啊!
但是这首词主题并没有李煜那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悲观 。这是因为辛弃疾本身是压抑,是志气不舒,而非心气疲软 。南宋虽然弱,但辛弃疾是寄以希望的,毕竟这是宋之国土,亦有和他一样不畏惧生死的人民,只是上层昏聩,未必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所以收尾是感慨然而还是明丽的 。他只是感叹自己一生无法沙场报国 。
只要国家有需要,召如令 。64岁的辛弃疾等来朝廷的召唤,只是南宋内部倾轧太重,辛弃疾渴望的一战,有生之年没有等到 。
他病逝于68岁 。
他的豪情,寄托在诗词里,栩栩如生,龙气回旋,人称词中之龙 。你仿佛能听见他明朗的笑声,他爱着大宋的春天和一切 。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叫春瘦!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