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读后感怎么写?( 十 )


因为偶然在网上看到这部戏是根据八月长安的小说改编的,所以就去翻原著了,花了差不多一个下午的时间,跌跌荡荡、起起伏伏,我只想说,我羡慕那些人的青春 。虽然说我现在才大一 。
我记得我上次看八月长安的作品是在我高二高三的时候,看的是《你好,旧时光》,当时我喜欢余周周,羡慕余周周,纵然他父母离婚,但是她的一切,在我看来,真的真的很美好!
回到《最好的我们》 。
无疑,耿耿也是一个幸运儿 。虽然说她的成绩不咋地,但在关键的时候,她却又总能不掉链子 。所以,她可以因为非典成为xx中考上xx的幸运儿;她可以超常发挥考上xx的学校;她父母虽离婚但是她却依旧是它们的掌中宝,基本有所求必有所得 。
其实我觉得身在南方城市的我和书中那些身在北方城市的孩子相比,它们真的好让我羡慕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在他们那群人的身在,体现出来的就是北方的孩子要比南方的孩子学习更加的刻苦,家长更加的重视 。
耿耿余淮,耿耿于怀 。
他们是最佳搭档,是最搭的同桌 。即使耿耿很笨,余淮很聪明 。
耿耿可以因为和余淮的一句承诺,毅然决然的选择那个烂到底的理科;余淮可以厚着脸皮大喊老师听不懂替耿耿解围;一切的一切,都发生的是那么自然,一切的一切来得又是那么的理所应当 。
“那个谁,我们说好的,你乐意当我同桌吗?”
“我愿意!“
耿耿心中的余淮无所不能,她崇拜他,由内而外的崇拜 。
但在那不知不觉的打闹相处中,却也慢慢的揭开了余淮那脆弱的一面 。
或许他们口中的各种各样的全国性的竞赛都离我太远了 。我并不能特别好的去理解他们 。
但是,我又好像能够去理解他们 。
也许这就是生命链吧,他们,包括余淮,包括余周周,包括杨林,他们在食物链的顶端;我在最尾巴 。
他们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北大清华 。而我,身在南方的我;中考失利差一分进了私立高中,高中,最多最多也就敢奢望一下上个二A,虽然最后去到的还是二B 。
我也渴望有这样的一段青春 。有一个像余淮一样的阳光大男孩,有一大帮直到上了大学,甚至毕业后还可以不忘彼此的死党 。
奢望 。不过除掉这些后话 。我意外结局 。余淮失利,为了清华,选择复读 。耿耿独自一人去了约好却还是没有他的城市读书 。
等再次见面时,耿耿成为了最好的她吧,但最好的余淮却早已流失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 。余淮没有去清华,他断掉了和所有人的联系,他将自己严严实实的藏了起来 。母亲的尿毒症,父亲的岗位调离,太突然了 。他低头于生活的无奈 。他也羞于生活的无奈 。
故事结局又是悬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