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诗词欢喜 《山中送客》古诗句

【年代】:唐
【作者】:王维——《山中送别》
【内容】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 。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 。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 。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 。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 。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 。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 。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 。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 。”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 。“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 。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 。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

送客的古诗多嘛,光李白的就很多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晚饭凄凉送客亭”出自哪一首诗词晚饭凄凉送客亭出处:题兴旅亭
题兴旅亭
作者:苏泂(宋)

“送客落花行马处”出自哪一首诗词多情宋·田锡
多情如病苦难医,头绪多於折藕丝 。
送客落花行马处,望乡残月倚楼时 。
忆来几入春深梦,感极翻成酒后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