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下诗词 王勃滕王阁序诗句

滕王阁-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赏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何以成为千古名句?
是因为它对语言艺术的巧妙运用 。其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一是视野开阔 。天上布满晚霞,天空中一只大雁飞过 。秋天的水与广阔的天空相接,呈现出同一种颜色 。组成了一幅天地浑然一体的波澜壮阔的画面 。没有广阔的胸襟和气度的人,是断不能写出这样视野开阔的句子来的 。都督阎公与其说是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这两句而赞叹,不如说是为王勃蕴涵在这简单的句子中的胸襟和气度以及才气所折服了 。
二是动静搭配 。天空中的晚霞即使再美,也让人感觉有点单调,少了些许生气 。在这种情况下,高明的作家总是设法用动静搭配的方式来补救 。如杜甫的诗句“星垂平野阔”是静态展示,“月涌大江流”则是动态展现 。上下句一动一静,动静一搭配,境界就出来了 。王勃也深谙此道,于是在“落霞”中加进一只“孤鹜” 。这一来,动态有了,生气也有了,自然也就不单调了 。
三是情景交融 。王勃虽然年轻,但颇有才气,然而怀才不遇,辗转漂泊 。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他 。与“落霞”齐飞的那只“孤鹜”,与其说是一只大雁,不如说是王勃自身的写照,是王勃的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在文句中的间接反映 。而从“落霞”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那种人生感慨 。
四是平中见奇 。一开始就把文句写得很精彩,先声夺人,是一种写法;一开始写得相当平淡,经过层层铺垫之后,才推出精彩的部分来,平中见奇,也是一种写法 。王勃显然采用了后面一种写法 。有了前面“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和“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些平淡语句的铺垫,再推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精彩的语句,也就水到渠成的了 。难怪都督阎公听了他前面写的内容,不以为然,其后才为王勃的文才所折服了 。
滕王阁序是古诗词吗《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是同时创作的,《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是一篇骈文,写得生动感人,千古传诵,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但其内容并非介绍诗歌,(介绍的东东比诗还长的例子还是有的),只是附于诗前的序文而已 。
《滕王阁序》具有真挚的情感和浓郁的诗意,所以它的影响远远超过《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诗语凝练,内容含蓄,概括性很强,且又极富诗的形象与诗的韵味 。但它毕竟不能像序文那样,大开大合,纵横出没,规模崇丽而又气象清新 。作为主体的这首《滕王阁诗》,只有参读附于诗前的序文才能更深地把握其内蕴 。反过来,正是因为有了这篇序文,又使这首诗的艺术价值被序文的光彩掩没了 。很多读者,但知有序,不知有诗,其中的奥秘是很值得探寻的 。
《滕王阁序》写作背景: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 。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 。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 。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 。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 。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写于何时,有两种说法 。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 。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现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 。从这篇序文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来看,更像是成年作品 。“童子”不一定就是指小孩,也可以是表示自己年轻无知的谦词 。何况序文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话,“弱冠”是指二十岁 。所以,关于写作时间,课文的注释解说采用后一种说法 。
《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