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下诗词 王勃滕王阁序诗句( 三 )


放眼远望,心胸顿时舒畅,兴致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了清风,柔缓的歌声令白云陶醉,像在睢园竹林的聚会,宴会上的人酒量超过陶渊明,像在邺水赞咏莲花,席上人的文采胜过谢灵运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千载难逢 。
向天空中远眺,在假日里尽享欢娱,天高地远,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 。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想到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 。远望长安,东看吴会,陆地的尽头是深不可测的大海,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山高不可攀 。
关山重重难以跨越,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 。心系朝廷,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像贾谊那样去侍奉君王呢?
出处: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
滕王阁下诗词 王勃滕王阁序诗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作者南下探亲,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 。
序中作者虽满腔热血,才华横溢却因恃才傲物、放荡不羁而被当时社会所不容 。壮志难酬,所以在这里作者由宇宙的无限而想到人生有限、短暂,表露出对时光流逝却功业难成的感慨;他悲叹盈虚有数,透出无法扭转命运的无奈 。
为自己只能流落南海之滨,无力跻身帝都长安为国效力而感到悲伤 。在第五段中,作者用典故把自己比做贾谊、梁鸿、冯唐、李广,来描述自己现在遭遇的困境,但作者没有在悲伤中停留太久,转而用自己的乐观精神给这一段咏叹做了更好的注解 。
作者表示自己仍是达人知命,身处逆境仍旧心胸开朗,立志报国 。这一段所用典故较多,但却合理恰当毫无堆砌之感,王勃写自己怀才不遇、深陷困境的矛盾心理,却又用一种处世的乐观精神加以化解,这种高尚的情怀,千百年来引起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共鸣 。


巜滕王阁序》最有名的诗句是什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落日映射下的彩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 。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
滕王阁下诗词 王勃滕王阁序诗句

扩展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
本句首先,对仗工整,几近“工对” 。上句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都是名词性短语,对仗考究 。而更绝地是,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对,也就是格律上要求较高的“句中自对”:“落霞”可对“孤鹜”,“秋水”正对“长天” 。
当然,在大唐律诗的王国里,这些都不算什么,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等都是句中自对 。
不同的是杜甫这句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都是主谓短语,且直接连缀成句不用虚词 。
其次,上句写动,霞、鹜“齐飞”;下句写静,水、天“一色” 。一动一静,以动衬静 。上句侧重于目随景而动,突出景物神态;下句侧重于心因景而静,突出景物色彩 。画面和谐,美不胜收 。
再次,巧化成句,别出新意 。王应麟《困学记闻》卷十七:“庾信《马射赋》云》:‘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仿其语 。如果我们从对仗的角度去比较王勃与庾信彼此文句的优劣,会发现王句的长处恰在于上下句都能“句中自对”,而庾句则不能 。
最后,如果“落霞”是指真正的彩霞而不是指一种鸟(形如鹦哥)的话(据上引朱东润书,同页),那么便有一个好处:点线面结合 。孤鹜尽管不一定只有一只,但总之是不会太多的几点;
落霞也只能是天边的一线或一小片(位于西天)而非满天;而秋水与长天却是地道的一个广阔的面了,由此,点线面巧妙结合,写景极富层次性 。
本句首先是色彩美 。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而鹜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鹜近乎一个暗影,而晚霞不可能遮布西边半个天空,尚在碧空显露,碧空相对于落霞光度稍逊,但相对于孤鹜来说却较亮,它们——孤鹜、落霞、碧空——就成了明暗的对比——孤鹜的影子更加深暗 。
晚霞和碧空则更加灿烂 。孤鹜的颜色以绿、褐、紫等为主,属于冷色,而且它们之间是补色关系 。晚霞的背景是晴空,它是蓝宝石色的,和晚霞的颜色也是互补色的 。我们知道,当互为补色的两种颜色相邻时,能构成最强的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