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伤秋悲的诗词 伤春悲秋诗词( 二 )


轻条未全录.
年芳被禁籞.
烟华绕层曲.
寒苔卷复舒.
冬泉断方续.
早花散凝金.
初露泫成玉.
伤春感怀
刘威 唐
花飞惜不得,年长更堪悲.春尽有归日,老来无去时.
风前千片雪,镜里数茎丝.肠断青山暮,独攀杨柳枝.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浣溪沙
秦观 北宋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此词描写了一幅晚春拂晓清寒景象.上片以总摄方式写“晓阴穷秋”的景象.“漠漠”形容清晨时烟雾丝雨、柳絮飞花交织成的淡淡迷蒙的画面.“晓阴无赖”乃楼中人发出的怨恼:真是无奈呀!清晨阴冷竟像深秋,暗示出时节正当寒食清明之际.“淡烟”写楼中人在晓阴轻寒中突然发现眼前景物之美:白蒙蒙的淡淡烟雾,清潺潺流淌的碧水像一幅清幽、淡逸的画境.下片承“画屏幽”而选取“飞花”“丝雨”富有动态性的细节意象精描细绘画境之清幽与楼中人似梦如怨的情怀.“自在”乃形容柳絮与落红顺其自然地飘然而落,倏忽而去,有如缥缈的春梦一样轻柔、空盈.最后以“闲挂”二字透出楼中人的空虚、闲寂的神情与心绪,与前面的景物描写融成一片.这首词以清丽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相思女子的精小的楼阁和她闲淡的精神世界,这两者全容纳在寥寥三十几字的小令之中,却作得仿佛一件精美玲珑的艺术盆景,令人久久欣赏把玩.
伤春悲秋的诗句伤春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
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
不是愁中即病中.
秋夕杜牧

【春伤秋悲的诗词 伤春悲秋诗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此诗描写了一位宫女在秋夜中寂寞的生活和凄凉的心情.
什么是伤春悲秋的诗词?伤春 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登 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伤春悲秋为什么会成为中国诗词的一中抒情模式首先,中国文化是各国文化中最讲究天地自然的了 。
除却诗词,我们在看古人的赋、记、行、散文等各种题材的文章和史书、传奇、小说中的言论时,常常看到古人用大自然中动植物的习性规律打比方讲道理 。
道家作为我们中国的本土宗教,也提到“道法自然”,讲究阴阳五行,顺应自然 。
中国古人有着观察自然和体悟自然地习惯 。这是一种其他国家的历史风俗文化所不能提供的氛围,一种随血脉流转的社会习性 。
所以对于时时徜徉在自然中地中国文人来说,春去冬来的转换是最鲜明不过的了,也最容易情随事迁,影响到他们的情绪 。何况古人也不会有什么钢筋水泥根本感受不到自然地问题,几乎是时时刻刻都处在自然中 。
第二点,说白了也确实是闲的 。
中国自古看重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统治者给了读书人极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福利 。朝廷总把读书人供着,提供衣食让他们生活无忧 。所谓“刑不上大夫”只是读书人的特权与优待的一种,甚至除了谋逆,皇帝都是不能杀读书人的,只能流放到很偏远的地方,苏东坡就是这样 。一个穷秀才,保暖都无法保证,但秀才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就凭这一点他就有了县令都很难轻视的底气和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