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热闹的优美文章

远离热闹的优美文章学得到东西的事情是锻炼学不到的是磨炼 。
人是群居动物喜欢热闹没人愿意离群索居 。离开热闹的群体人便会感觉孤独、寂寞、苦闷、彷徨 。喜欢热闹本身没有问题天性使然 。但如果过度喜欢甚至热衷于热闹那就危险了 。
从小父母经常谆谆告诫我的一句话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以前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认为人多才热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挤 。结果劳心累神不算每次的结果都令我失望 。人多的地方未必有好事有利可图的资源摊到每个人手里已没多少 。更何况人多手杂加口杂不经意的烦恼更容易惹上一身 。这时候反思父母的教诲其实饱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
喜欢热闹往往是虚荣心作祟 。人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打肿脸充胖子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不断膨胀的虚荣心仿佛是一场来势汹汹的瘟疫很多人不能幸免于难 。殊不知隐藏在虚荣心背后的面子其实就是一只纸老虎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实则轻轻一捅就破 。面子与吃穿住行不对等只有空虚的心灵才会流于追求肤浅的面子 。人该为自己而活而不是整天都活在别人的眼睛和嘴巴里所以千万别让面子害了你更不能因为面子就丢失了自我丢了做人的尊严和硬气 。面子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尊严才是我们活下去的动力做人的尊严坚持自我的勇气任何时候比面子都重要 。
不喜欢热闹自然瞧不上喜欢热闹的 。1943年正是民国两大奇女子张爱玲与李香兰风头最盛的时光上海城鼎鼎有名的文艺杂志把“第一流的中国女作家和第一流的东亚女明星”拉到一起搞了个纳凉会作陪的有沪上著名文人金雄白和《申报》社长陈彬但很明显女作家张爱玲很不适应亦不会应酬 。当李香兰得知张爱玲比自己还小时自言自语道:“比我还小?”张爱玲马上接道:“像是您就到了三十岁一定还是像小女孩子那样的活泼吧?”这小细节充满了女性之间的张力我不觉得张爱玲是忌妒但不大瞧得上是肯定的好在女明星不介意或许她确实没听懂还一本正经地希望如果张爱玲帮她写剧本她想要充满激情的角色 。
元曲里有个词“蚁阵蜂衙”说的就是大家一窝蜂往上爬往上挤挤不动就往旁边乱撞的人生图景 。王元化谈到文坛时曾说:“一个人太热闹这个人就完了 。”大师大都清高孤傲、洁身自好、寡言少语、淡泊名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大师怀有一份悲悯守得一份孤独孤独得只能与上苍对话犹如一荷戟独战的过客 。大师且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因为他深知“人生有涯知无涯” 。而伪大师们则从众媚俗喜欢热闹唯利是逐签名售书赛似超女自吹自擂犹如江湖术士 。
钱锺书说:“被发掘的喜悦使我们这些人忽视了被暴露的危险不想到作品的埋没往往保全了作者的虚名 。”“欲望决定一切”在“孔方兄”主宰一切的眼下谁还有心思耐得寂寞嚼得菜根?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来培植、打造的淡泊名利的品质早已轰然垮塌在金钱这门大炮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