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 关于思乡含月的诗句40个( 四 )


吴刚伐桂 。李贺“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提到这则神话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 。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即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段成式《酉阳杂俎》)吴刚又名吴质,看来是一个违犯天条被罚做苦役的角色 。这里已有了阶级社会的特点了 。谁罚他?大约不会是嫦娥 。虽然月亮上只有他们两个人,又都很寂寞,但奇怪的是,神话中二人没有什么联系,“老死不相往来 。”是地位悬殊的原因?
此外还有玉斧修月的传说,方回诗“玉斧难修旧月轮,”王沂孙词“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说的是月亮上有八万多工匠常在用斤凿补月,所以月亮浑圆 。有素娥乘鸾的传说 。李贺“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说唐玄宗梦游广寒宫,见白衣仙女乘鸾往来,歌舞于桂树下的浪漫情事 。有琼楼玉宇的传说 。苏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言月中有白色楼宇,为仙人居所……
以上关于月亮的神话和传说,化为典故被后世诗人大量引用,成为月亮意象多重含义滋生的母本,甚至直接浓缩为月亮的别称 。它是月亮文化的源头 。
马克思称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这些充满奇情异彩的神话和传说,确实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人类生活和理想愿望 。神话中有人类自身的影子——嫦娥、吴刚,有动物图腾——蟾蜍、兔,有地球植物——桂树,有生活资料——房屋,有生产工具——斧、臼,这一切已足以说明问题 。而故事所暗寓着的某些人类普遍精神,则一时难以全部破译,它似浅而深,正是原始文化的魅力之所在,让后人常读常新 。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之所以格外看重神话,是因为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必须仰仗神话、图腾、梦境这些人类心理中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来证明 。原始意象产生于远古,潜藏于艺术,慑服和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成为一种浓缩了人类普遍情感经验的微妙载体,使我们能隐约地追溯到生命起源时那种最深奥的境界 。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正是荣格所称的那样一种“原始意象”,又称原型 。
原始意象如同框架,每代人都能在这个框架中贮存起他们的特殊经验;原始意象如同旋律,历代诗歌中都回响着它古老而强大的声音 。不管有意无意,凡属优秀的诗人都不肯轻易放过这种从祖先最深的无意识中产生出来的原始意象,把它变得能为当时人所接受,使其产生魔术般的情感催化作用 。用荣格的话说就是:“把它纳入到与意识价值的关系之中,并按照当代人的接受能力,使这种意象通过变形而为人们所能接受 。”(荣格《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
月亮意象的多重含义就是这样产生的 。
描写长江的诗句表达的情感(详细) 作文用 尽量篇幅长点 能多废话就多点 我字数真的凑不够了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00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0
0滚滚长江,汹涌东逝,不可拒,不可留 。浪花飞溅,千古英雄在个中湮没不闻 。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功名,事业,一转眼的工夫就随着江水流逝,烟消云灭,不见踪影 。只有青山仍旧矗立眼前,看着一次又一次的夕阳西下 。00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 。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 。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 。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 。“浊酒”似乎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 。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得了什么 。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 。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