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积累的活动的感受 中华古诗词诵读的感受作文600字( 三 )


从来稿中得知 , 喜欢写旧体诗词的人还不少 , 说明旧体诗词还有它的生命力 , 在当代可以与新体诗“并肩前进” 。来稿中有不少格律 , 严谨、意境深邃的佳作 , 这些作品的作者多为老年人 。但不容乐观的是 , 中青年作者虽也不乏佼佼者 , 但多数不是不合格律便是没有意境 , 只是文字堆砌 。有的作者可能自知律诗难写 , 故不敢冠上“律绝”字样 , 以为这样便可不讲究平仄 , 每句五字或七字便可 , 有的还冠以“古绝”“古风”字样 , 以为就可不讲究平仄了 。须知 , “古风古绝”虽来讲平仄 , 但有个起码要求:顺口 。而来稿中出现了不少四连平四连仄的句子 , 读起来十分拗口 , 有的在单句(三、五、七句)还用了平声字 。我读过很多竹枝词、山歌 , 那些原创的民间作者们 , 他们也许不懂平仄格律的理论 , 但他们“唱出”的作品却合乎格律 , 抑扬顿挫 , 起承转合 , 十分顺口 , 极少出现四连平、四连仄的 。而我们一些年青初学作者 , 就没有注意到这些基本常识 , 写出一些读得拗口之作 。有个署名作者身份是社科院副教授的“七律” , 全诗56个字 , 竟有14个字不合格律(除开可平可仄的不算) 。我真感到“隔行如隔山”:这位作者可能在社科研究上是权威 , 但写成这样的“七律”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另有两首“满江红”作者“自报家门”是助理研究员 , 据称一首原载北方一家副省级报刊 , 一首曾在本省一家报纸上发表 。同样 , 每首字 , 其中一首有30个字不合律 , 另一首19个字不合律 , 两首有七字不合韵 。你不采用他 , 他可能有意见 , “副省级的报刊都用了!”这就值得做编辑的引起注意了 。现在在报刊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诗词 , 我想原因可能就是许多初学诗词写作的人 , 以为只要对照唐诗宋词中的某词牌作品 , 某句某句多少字填够便可 。殊不知 , 每种词牌除了规定每句多少字数之外 , 那个位置的字是平是仄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出现不合律的词作登载在报刊上 , 除了作者不懂词的格律要求之外 , 可能有的编辑也不懂 。不懂不奇怪 , 编辑不可能是全才 , 不可能是万能 , 但“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你不知道就要问知道的人 , 找不到现成的就找“哑老师” 。在这里我推荐个很好的“哑老师”———小舟著的诗词三部曲中的《诗词作法浅说》 , 它以简明扼要的通俗文字 , 概括了格律诗体式和作法的原理和知识 , 以其短小、全面、浅白、实用、生动、有趣的特色 , 指导读者消除疑难登堂入室 , 提高古典诗词的知识水平和创作能力 , 该书对七、五言律绝诗中每个字是平是仄、哪个字可平可仄都排列得清清楚楚 , 还将40种常用词牌的每句每字的平仄也标注清楚 , 编辑们碰到编发这类稿件时“对号入座”便可 。三部曲其中的《古典诗词名篇浅读》精选了古典诗词中的300首 , 可引导读者读懂名篇原句时受到启发 , 提高自己的阅读欣赏和写作能力 。《格律诗词浅写》则是作者创作的100首诗词作品 , 可供读者鉴赏 。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意境 , 一些作者平仄格律是注意到了 , 个个字都符合平仄格律要求 , 可就是没有诗意 , 味同嚼蜡 , 当然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 , 那是要经过推敲、锤炼才能做到 , 是根据作者本身的文化底蕴、阅历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 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参考资料: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swnews/2006-05/10/content_6934978.htm
谈谈你学古诗的感受,或收获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 , 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体会到古代的文学风采 , 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 , 能够增强语文素养
20句名言名句和20首古诗词 , 一共40个 , 尽量短些 , 要写意思哦!!!拜托各位前辈帮我积累一下 。、生活是一面镜子 。你对它笑 , 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 , 它也对你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