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古诗词不押韵 古诗词押韵
【为什么有些古诗词不押韵 古诗词押韵】
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当用今音朗读古联时,就容易误会古人平仄不合联律了 。
举例如“吸来江水煮新茗;卖尽青山当画屏 。”
按普通话四声
吸来江水煮新茗;平平平仄仄平平卖尽青山当画屏 。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声则是
吸来江水煮新茗;仄平平仄仄平仄卖尽青山当画屏 。
仄仄平平仄仄平从以上平仄排列,用古声是合联律,而用今音则不合了(最起码的句末上仄下平铁律都不符) 。
故以后谈论联中平仄时,首先要了解创作人是根据古音,今音,还是地方方言出联;否则便会弄出笑话来 。
诗词的意境可以给人美感,可以取悦于读者,或可以传情达意,给人启发 。
于是有人想到为何不让诗词的声音也能给人美感,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平仄之说就此诞生 。
随着平仄之说的刻意发展,到后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诗词气势和意境的发挥和拓展,成了诗人的蹩脚鞋或包袱,大大地误入歧途、有违初衷 。
特别是平仄之说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众说纷纭,难以统一、难以规范,让学习的人无所适从,学会的人无法运用,这是对诗词文学的自我封闭,对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极其不利 。
诗词的最终目的是走进大众、服务大众,我们不能因为传统的不完善的平仄之说而拒人千里,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
诗词只是文体的一种,应该走进课堂、走进课本、走进考卷,让教师、学生乃至社会民众都喜闻乐见、共同参与 。
李白、王维、苏东坡、辛弃疾等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出律,所以现代人无论是创作或评判诗词的好坏,都不应过于拘谨于诗词格律、平仄之说,当以诗词的意境为重、气势为重 。
至于诗词的音调只要读起来顺口即可 。
- 春天|2022年春天为什么这么冷
- ?武汉|为什么武汉3月还这么冷2022
- 为什么要多读书,这10句话就是最好的回答
- 兔子|兔子的尾巴为什么长不了
- 哈密瓜|哈密瓜有些部位苦还能吃吗
- 奢侈品|为什么买奢侈品要排队
- 深海|医生为什么不建议吃深海鱼油
- 周大福|周大福工费为什么那么高
- 年味为什么愈来愈淡
- 痔疮|痔根断片为什么停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