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的古诗中含有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景点等等 关于景点的诗

关于南京的古诗中含有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景点等等 关于景点的诗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京是六朝文学的中心 。
东晋永明八年(公元409年) , 诗人谢眺在《入朝曲》中写下了“江南佳丽地 , 金陵帝王州 , 逶迤带绿水 , 迢递起朱楼”诗句 。
本诗写金陵帝都的富丽繁华和心系功名的进取精神 。
昭明太子在此编选《文选》,刘勰在此写《文心雕龙》……一些学者认为 , 六朝时期的文学传统为南京留下了“古典的金粉 , 魅惑的色泽 , 散淡而潇洒 , 风流而靡弱”的气息 , 使南京成为今日研究六朝文学的首选之地[18]
唐代 , 南京作为一座荒废的前朝都城 , 仍旧吸引了众多的诗人墨客流连此地 , 感叹世间的变化 。
众诗人中,李白对南京感情尤盛,李白曾寓居各地,在金陵停留的时间最长,李白写南京诗歌近200首,题目包含"金陵"的就不下20首,其中著名的诗歌有《长干行》,《登金陵凤凰台》《金陵酒肆留别》 。
安史之乱后,李白还建议迁都金陵,写下了《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 。
金陵怀古诗成为唐朝一大体裁,如诗人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 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 , 以及《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 , 金陵王气黯然收 。
千寻铁锁沉江底 , 一片降幡出石头 。
人世几回伤往事 , 山形依旧枕寒流 。
从今四海为家日 , 故垒萧萧芦荻秋 。
”杜牧的《泊秦淮》中则有“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之著名诗句 。
诗人王昌龄也曾在南京担任江宁丞 , 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另一说王昌龄生于南京) 。
生于南京的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著名的词人 , 被王国维誉为"一代词宗",写下了诸如“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许多名句 。
宋代 , 1010年 , 21岁的范仲淹前往南京的应天府书院(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就读 , 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著名诗句 , 1015年考中进士 。
王安石也曾经长期居留南京 , 视南京为其故乡 , 最后埋葬在钟山脚下的半山园 。
清朝初年 , 吴敬梓定居南京秦淮河畔 , 又称“秦淮寓客” , 在南京写下了《儒林外史》 , 书中对南京的景物和文人的活动有大量细致入微的描写 , 如“城里一道河 , 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 , 便是秦淮河 。
水满的时候 , 画船箫鼓 , 昼夜不绝 。
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 , 越是夜色已深 , 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 , 凄清委婉 , 动人心魄 。
两边河房里住家的女郎 , 穿了轻纱衣服 , 头上簪了茉莉花 , 一齐卷起湘帘 , 凭栏静听 。
所以灯船鼓声一响 , 两边帘卷窗开 , 河房里焚的龙涎、沉香一齐喷出来 , 和河里的月色烟光合成一片 , 望着如阆苑仙人 , 瑶官仙女 。
”[19] , 甚至感叹南京街头的贩夫走卒都散发出不可理喻的文化气息(“六朝烟水气”) , 忙完活 , 还要“到永宁泉吃一壶水 , 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日照”[20] 。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是出生在南京 , 直到雍正六年曹家抄没后才全家迁回北京 , 而《红楼梦》中的12个主要女性角色也命名为“金陵十二钗” 。
清朝初年孔尚任的著名戏剧《桃花扇》则是以明末清初朝代交替时期的南京为背景 , 描写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八艳之一、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 。
清代著名文人袁枚也选择定居南京 , 在城西构筑随园 。
民国初年的1923年8月22日 , 朱自清和俞平伯都以南京秦淮河为题 , 写作了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21] 。
1930年代 , 赛珍珠也是在南京住所中完成了让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大地》 。
现代南京仍是一个文学创作较为活跃的城市之一 , 拥有叶兆言、苏童等一批知名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