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反思

《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反思

一、教学实录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思想家、哲学家、曾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罗素作品《我为什么而活着》 。
课文标题“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个设问句,运用设问句作为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用简明的语言说一说 。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生:运用设问句为题,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生:设问往往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 。
师:是的,设问类文题,确实有像你们说的这些好处 。
你们还见过类似的文题吗?
生:贾祖璋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
师:一看到这样的题目,首先就要我们先作一思考,激发我们阅读文章的兴趣 。
像我们的《语文读本》中就有这样的一些题目 。
如摩罗《巨人何以成为巨人》宗春山《男女分班有必要吗?》贺仲明《阿Q为什么是农民》 。
在高考作文中,好多考生也用设问式的命题来提高阅卷老师的注意力 。
如《既生亮,何生关张?》《谁偷了玉坠?》等 。
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通读文本,明确“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问题 。
(学生通读课文,教师巡视)
生:寻求爱情 。
生:寻求知识 。
生:同情心 。
师:刚才三位同学说出了“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原因?但我发现,前面两点的表述在结构上是一致的,同学们能否把第三点也改为结构一致的短语呢?
生:富有同情心 。
生:同情人类苦难 。
师:同学们回答非常好,这样就使这三个原因,在语言结构上保持一致,都是动宾结构 。
同学们,你们从这三个原因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三个分论点都处在每段文字的开头 。
生:虽然都处于开头,但在表述上有所变化 。
第二个分论点加上了“以同样的热情”,第三个分论点加上了“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
师:分论点处于开头,观点鲜明醒目 。
但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述呢?不如用结构一致的短语表达更为简洁吗?
(学生思考,相互讨论)
生:这样表达是为了使各个分论点之间,在结构上衔接紧密,逻辑性强 。
同时也说明这三个分论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有一定的层进关系 。
师:是的,这三个分论点是一种层进式的关系 。
“对爱情的渴望”是就个体自我而言,是人类最原始的感情;“对知识的追求”是就自然与社会而言,是提高自己素养必须的精神活动;“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就整个人类或宇宙而言,是最高的情感 。
刚才我们说了,主体内容不是并列式结构,是层进式结构 。
那么你们还知道,议论文的结构方式还有哪些呢?
生:对照式和总分式 。
如本文在文章的整体结构上看,就是总分总结构 。
第一段总起,提出人生的追求三个方面;接着的三段分述寻求爱情、寻求知识、同情人类苦难的理由;最后总结,再次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了议论文另外两种结构方式 。
且举了本文的例子,说明是总分式结构 。
那么哪位同学能举出对照式结构的例子?
生:我们高一学过的韩愈的《师说》中就用了对照式的结构方式 。
文章在引论中明确提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中心之后,一正一反地展开文章 。
第二段段首提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论后点,后面列举了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种种现象做说明 。
第三段段首提出“圣人无常师”的分论点后,以孔子的言行来证明 。
这里,二三段就构成了正反对照 。
师:对的,这位同学对课文的理解非常深刻,高一的内容现在还记忆犹新,真是了不起 。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下发的爱尔兰巴克莱的《幸福》一文 。
认真阅读,请从行文结构和论证方法上与《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进行比较 。
(学生先自学《幸福》,然后小组讨论,最后班里交流)
生:这两篇文章在结构上都呈现出思路清晰的特点 。
《幸福》一文在整体结构上采用了总分结构 。
先总说幸福的生活有希望、有事做和能爱人的三个因素,提出总的观点;接着从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
而《我为什么而活着》则是总分总的结构 。
生:我觉得两文不光在整体结构上有所不同,在文章主体结构上也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