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反思( 二 )


《幸福》的主体是并列式结构,这三个分论点有希望、有事做和能爱人是可以变换次序的 。
而《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主体分论点是不能变换的,它是层进式结构 。
生:两文主体部分的分论点所处的位置都在开头,《幸福》一文比较清楚,结构也一致;但与《我为什么而活着》相比,显得逻辑性不够严密,过渡性不好,缺少富有变化的特点 。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比较的很到位 。
作为议论性的文章在表述上各有特点,各显异彩 。
下面请同学们再从论证的方法上看看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
生:我还觉得这两篇文章在论证方法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论据的使用上 。
《幸福》一文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先用了亚历山大和英国老妇人作事实论证,论证前两个分论点,最后用诗人白朗宁的话论证最后一个分论点 。
论证方法呈现出多样性 。
而《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主要采用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
论证方法显得单一 。
生:《幸福》一文在分论点论述中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每个论据的后面,还加上一些精要的分析 。
师:同学们比较分析非常精当 。
尤其是最后一个同学比较得更为细切 。
好的议论文写作,我们不光要找出论据,更要有自己的分析,打通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使文章充分体现出论证严密性 。
刚才同学们说了《幸福》一文,议论文的论据体现了多样性,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既有例证又有引证 。
而《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论据的使用极为单一 。
同学们是否可以把其中某一个分论点的论据丰富一下 。
(学生思考,组内讨论交流)
生:对爱情的渴望这个分论点,可以增加一些事实论据,进行摆事实论证 。
《边城》中的翠翠对傩送的爱的执著、《梁山伯和祝英台》中的祝英台对梁山伯的爱的坚守;《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的坚贞;《长亭送别》中莺莺对张生的爱的痴情 。
都可以用来论证对爱情的渴望的分论点 。
生:对爱情的渴望这个分论点,我们还可以用莎士比亚等一些名人名言加以论证:
①莎士比亚说: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 。
忠诚的爱情充溢在我的心里,我无法估计自己享有的财富 。
②张爱玲说: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中得到快乐 。
③摩路瓦说:爱一个人原来就是在冰箱里为她留一个苹果,并且等她归来;爱一个人就是拨通电话时忽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知道原来只是想听听她那熟悉的声音,原来真正想拨通的,只是自己心底的一根弦 。
④席慕容说: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 。
生:对知识的渴求这个分论点,可以用这样的一些名言加以论证:
斯特恩: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对财富的追求,越追求,欲望就越强烈 。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
苏霍姆林斯基: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 。
生:对人类富有同情心的这个分论点,可以用这样的一些名言加以论证:
①德国尼采说: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准 。
②美国马尔登说:同情是你所能给别人的最佳礼物 。
③意大利薄加丘说:对不幸的人寄予同情,是一种德行 。
……
师:同学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的学习就告一段落了 。
可以说人为什么而活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
我希望各位同学既要明白“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的道理,还要学会议论文写作的常见结构以及论证的方法 。
二、教学反思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这两个命题,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引发了一些争论 。
我认为这两个教学命题,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对立中的统一 。
“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用教材教”是对“教教材”的拓展、延伸、扩充和深化 。
其实说白了,“教教材”就是走进教材;“用教材教”就是走出教材 。
而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认识到“走出教材”与“走进教材”是有机联系着的,是达到两相宜的,不是随意衍生的,是相互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的 。
“走出教材”绝不走出课时教学目标,是从教材文本自然地“走出”,而不是虚假、生硬地强行安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