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征文600字 古诗词赏析100字( 二 )


写景即是写人 。
用“如”字、“为”字 , 把景与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 既描写了景物 , 创造出鬼魂活动的环境气氛 , 同时也就塑造出了人物形象 , 使读者睹景见人 。
诗中美好的景物 , 不仅烘托出苏小小鬼魂形象的婉媚多姿 , 同时也反衬出她心境的索寞凄凉 , 收到了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 。
这些景物描写都围绕着“何处结同心 , 西陵松柏下”这一中心内容 , 因而诗的各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 , 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得到集中的、充分的揭示 , 显得情思脉络一气贯穿 , 具有浑成自然的特点 。
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显然都受屈原《九歌·山鬼》的影响 。
从苏小小鬼魂兰露啼眼、风裳水佩的形象上 , 不难找到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的影子;苏小小那“无物结同心 , 烟花不堪剪”的坚贞而幽怨的情怀 , 同山鬼“折芳馨兮遗所思”、“思公子兮徒离忧”的心境有一脉神传;西陵下风雨翠烛的境界 , 与山鬼期待所思而不遇时“雷填填兮雨冥冥”、“风飒飒兮木萧萧”的景象同样凄冷 。
由于诗人采用以景拟人的手法 , 他笔下的苏小小形象 , 比之屈原的山鬼 , 更具有空灵缥缈、有影无形的鬼魂特点 。
她是那样的一往情深 , 即使身死为鬼 , 也不忘与所思绾结同心 。
她又是那样的牢落不偶 , 死生异路 , 竟然不能了却心愿 。
她怀着缠绵不尽的哀怨在冥路游荡 。
在苏小小这个形象身上 , 即离隐跃之间 , 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
诗人也有他的追求和理想 , 就是为挽救多灾多难的李唐王朝做一番事业 。
然而 , 他生不逢时 , 奇才异能不被赏识 , 他也是“无物结同心”!诗人使自己空寂幽冷的心境 , 通过苏小小的形象得到了充分流露 。
在绮丽秾艳的背后 , 有着哀激孤愤之思 , 透过凄清幽冷的外表 , 不难感触到诗人炽热如焚的肝肠 。
鬼魂 , 只是一种形式 , 它所反映的 , 是人世的内容 , 它所表现的 , 是人的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