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 淝水之战的四个典故

1、投鞭断流
典故:据北魏.崔鸿《前秦录》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心调集百万大军,乘势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全中国 。
苻坚召集群臣商议,但大臣们多不赞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属劝阻说:「从星象来看,今年不适合南进 。
何况晋据著长江的险固,其君王又深获人民拥戴 。
我们不如暂时固守国力,生产整军,等晋内部松动,再伺机攻伐 。
」苻坚很不以为然地说:「星象之事,不尽可信 。
至于长江,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和三国时的吴主孙皓,他们都据有长江天险,最后仍不免灭亡 。
现在朕有近百万大军,光是把马鞭投进长江,就足以截断江流,还怕甚么天险?」苻坚不顾大臣们反对,执意出兵伐晋,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逼临淝水,准备攻打东晋 。
东晋派大将谢玄、谢石带领八万精兵抗敌 。
苻坚轻敌,想凭藉优势快攻,却遭到晋军顽强抵抗,并在「淝水」被晋军打败,前秦从此一蹶不振 。
后来「投鞭断流」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吾之众投鞭於江,足断其流」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军旅众多,兵力强大 。
2、草木皆兵
典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个成语,八字连同可以,只用后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惊恐之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便紧张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败者的恐惧心理 。
要注意成语中的“唳”字,不同于眼泪的“泪”,粤语两字读音相同,普通话“唳”不读“泪”,而读“立”了 。
此字可解作鸟儿鸣叫之声,“鹤唳”当然本指仙鹤鸣叫,但泛指鸟儿鸣啼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即把风声鸟叫声也当成了敌人追赶的异常声响,一草一木也看成了敌人的军队,足见战败逃亡时惊吓恐惧到了什么程度!此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 。
东晋时,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 。
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 。
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
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 。

【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 淝水之战的四个典故】

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呢!接着,在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 。
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声鸟声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 。
后人根据这段史实,造出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成语 。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 。
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 。
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 。
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
士兵死伤万余 。
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 。
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 。
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 。
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 。
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 。
苻坚中箭而逃 。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 。
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3、风声鹤唳
典故: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 。
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 。
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派使者到秦营,向秦军的前锋建议道:“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而不是速战速决 。
如果贵军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决战,不是更好吗?”秦军内部讨论时,众将领都认为,坚守淝水,晋军不能过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