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执壶尽显“辽三彩”的风采

一把执壶尽显“辽三彩”的风采
评点“辽三彩浮雕海水龙纹执壶”
一把执壶尽显“辽三彩”的风采
文章图片

辽三彩是最能代表辽代陶瓷文化和成就的标志物,而这件“辽三彩浮雕海水龙纹执壶”,则是最能代表辽三彩的标志物 。
1.辽代陶瓷器物大体可分四类 。在辽代文物中陶瓷器占重要部分,可分为四类:高温细胎瓷、高温缸胎瓷、低温釉陶器 。辽代陶瓷器型可分中原与契丹类型,中原类型受汉文化影响,按中原地区原有器物样式烧造,如,白釉剔花洗、黄釉唾盂、白釉执壶、青白釉瓷炉、青白釉高足瓷盖碗等;契丹类型陶瓷器具契丹本民族特色样式,如,龙首绿釉提梁鸡冠壶、刻花绿釉鸡冠壶、黄釉长颈盘口瓶、黄釉凤首瓶、海棠花式长盘、三彩龙纹执壶等 。
2.辽三彩仿唐代和渤海三彩 。仿唐三彩和渤海三彩烧制的辽三彩,这种是受中原汉文化影响,又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特色,创制一种有特色的陶瓷器品种 。辽三彩属低温釉陶器,彩釉极易脱落 。胎质细软,呈淡红色,少数胎质呈淡黄色,胎上挂化妆土,再施彩釉 。1977年赤峰松山征集到一只三彩龙纹执壶,该壶首次出现公众视野,其长颈、圆腹、直流,颈肩间有提梁,假圈足,腹部以绿色水波纹为地,中间饰条蟠龙,旁边以莲花和游鱼为装饰,引起业内惊叹 。
3.辽三与唐三彩的区别 。辽三彩虽仿唐三彩和渤海三彩烧制(渤海三彩也是仿唐三彩形成自己的风格),但同唐三彩有3点不同 。一是胎土不同;二是色彩不同,辽三彩中无蓝色,通常绿色占的面积大,所以,有人称其为“草原色”;三是风韵不同 。唐三彩华丽细腻,辽三彩纯古浑厚 。辽三彩更接近宋三彩,宋三彩是唐三彩工艺的一种延续,常用黄、绿、白、褐四种主色,还有红、黑、酱色 。画面生动,填色规整,不见蓝釉的使用 。
4.辽三彩的窑址主要有三处 。既,缸瓦窑、南山窑和龙泉务窑,不同窑址的工艺特征不尽相同 。缸瓦窑是官窑,窑场规模较大,遗物分布面积约2万平米,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西60公里处的瓦窑屯,有北方“瓷都”之美称,其所烧的三彩器数量较多,胎质细软,釉色娇艳光洁,很是精致 。南山窑是辽代晚期民窑,规模不大,遗址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器形常见盘、碟等小件 。龙泉务窑遗址位于今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务村北面,常见器形有方盘、灯、炉、盒、枕等 。
5.该三彩浮雕海水龙纹执壶特色 。“辽三彩浮雕海水龙纹执壶”高21公分,同1977年赤峰松山征集的三彩龙纹执壶器型相似,该执壶的主要特点有三:
【一把执壶尽显“辽三彩”的风采】其一、这是官窑的缸瓦窑烧制 。为啥这么说,因官窑的缸瓦窑烧制瓷器,在入窑烧制之前,先以三爪形支足人匣,所以缸瓦窑的三彩器中,都有三个小圆钉痕;而且,在烧制三彩瓷的三大窑中,缸瓦窑烧制三彩执壶,且胎质细软,底足无釉 。其它的南山窑和龙泉务窑,一般都不烧造这种器物,而且,这件瓷器的发现地,也在赤峰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