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读后感1000字( 二 )


于是,孙康披上衣服,拿了本书就坐在雪地里看,从此每当下雪的时候,孙康就到雪地里读书,虽然手脚都长满冻疮,但他一点都不后悔,因为他看了很多书,学到了很多道理 。
后来,孙康如愿考取了功名,最终官拜御史大夫,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光阴》中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那些能够让我们找回过去,找回我们中国人的根 。
《光阴》读后感(二):光阴可惜 譬诸逝水—《光阴:中国人的节气》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每当提到光阴二字,那种人生紧迫感随之而来,惜时胜金,千金散尽还复来,光阴似箭不回头 。关于光阴,读书人大约还喜欢《颜氏家训?勉学》里的名句“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 。”光阴,就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日引月长,流光韶华……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作者申赋渔是著名专栏作家,1970年11月生于江苏泰兴,为金陵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师、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日报专栏采访人员,长期进行“新新闻主义”写作 。申赋渔从事新闻工作20年,2016年起专门从事写作 。申赋渔曾先后为《杭州日报》、《福州日报》、《天津日报》、《南京日报》、《西安晚报》、《石家庄日报》等媒体撰写专栏,作品先后被《读者》、《人民文摘》、《海外文摘》、《青年文摘》、《杂文杂刊》、《半月谈》、《青年博览》等数十家杂志刊登和选摘,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申赋渔作品内容涉及历史、文化、人文、环保等领域 。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并被评为新浪年度十大好书、腾迅华文十大文学好书等 。著有“个人史三部曲”:《匠人》、《半夏河》,《一个一个人》,2012年,出版《一个一个人》;2017年,《诸神的踪迹》在上海首发;2018年,出版《君子的春秋》;2020年1月,出版《战国的星空》 。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是申赋渔笔下一本关于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好的记忆、诗意的生活和理想生活的书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作者申赋渔通过介绍每个节气三候、传说、文献记载、故事和民俗呈现了中国古老的农耕文化田园牧歌的生活和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本书语言生动有趣又诗意随性,将现代的我们带去了宁静祥和的农耕生活,感应着自然律动的节奏和百代光阴的荏苒,自由而又浪漫,神秘而又智慧,生生不息循环不止 。看《光阴:中国人的节气》悟到了哲理:顺应自然,契合时令,循序渐进,不误光阴 。一本好书就是一年四季常读常新,这本放在案头的书我会用一年的光阴紧随一年的节气一再温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