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读后感1000字( 四 )


《光阴》读后感(四):一本书体会田园牧歌、岁月静好,请珍惜这样的“光阴”!
“小时候真傻,居然盼望着长大”,老舍有一部作品以这句话命名,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使人泪流满面 。光阴,是多么无情,带走了我们那么多甜美的记忆 。
小时候,画在手上的表没有动,却带走了我们最好的时光 。长大后才明白,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简单二字 。——申赋渔《光阴》
无论怎么去回忆,也无法再尝到当年的美好,有时候想起来,总恨自己“无能”,为何就没有努力记牢那些光阴呢?
最近,偶然读到申赋渔的《光阴》,仿佛一下子回溯到了古老的年代,儿时的记忆怦然间喷发而出,似乎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儿时那种温暖如春的美好 。
申赋渔的这本《光阴》,基于中国浪漫的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讲述四季轮回,不同的节气不同的人间烟火 。
1、诗情
小雪的晚上,万籁俱静,新醅的“十月白”酒已经烫好,红泥小火炉上,正烤着小小的糍粑,香气四溢 。一阵风来,把门口的棉帘掀了一个间隙,细雪趁机洒落进来……
小雪节气前后,初冬的寒气偶尔会送来一场轻薄的小雪 。这个时节,人们酿酒、打糍粑,围着火炉谈笑风生 。
孩子永远对香喷喷的糍粑最感兴趣,打糍粑的时候他们窜来窜去,似乎比大人还忙,烤糍粑时,火炉上油亮焦黄的糍粑,永远是孩子们舍不得离开火炉的唯一理由,因为孩子除了吃,没人能阻止他们贪玩的心情 。
“小雪”是一个诗一样的日子,在漫长古老的岁月里,总让人相起昏黄油灯下那温暖的家 。
2、画意
天还没有亮,爷爷就点了油灯,用木贼草擦去镰刀上的铁锈,沙沙地磨起来 。在这沙沙声中,村中慢慢醒来 。……
屋前的麦场上,爷爷扬了鞭,大声吆喝着,赶着牛碾谷 。伯伯头上裹着一块毛巾,用长长的木锹,一下又一下,向高空抛着麦粒,让风吹去麦芒麦壳 。
“芒种”是收小麦种稻谷的节气,申赋渔在《光阴》这本书里对这个节气,用了很多笔墨去描绘田野收小麦种水稻的场景 。
我儿时的老家虽在岭南,但是气候和地理位置都不适宜种植水稻,因此我没见过种水稻,唯独对收小麦的场景记忆犹新 。
犹记得,炎炎夏日,汗流浃背的父母在麦田挥舞着镰刀,金黄的麦田一点点缩小,我和姐姐在田里帮忙捡拾遗落的麦穗 。等再大一些,还可以帮父母用背篓背小捆的麦子回家 。
麦子收回家先晒着,然后去请村里那台重型打麦机,可能临近几个村共用一台打麦机,大家轮流排队,打麦机抬到谁家,大家就去谁家帮忙打麦子 。往打麦机里送麦穗的,挑走麦秆送上麦垛的,搭起麦垛的,运送麦子的,一群人忙碌着,整个院子都是热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