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的画像》读后感摘抄( 五 )


《地中海的画像》读后感(五):没有一本书能超过《地中海的画像》对西方历史的总结
写在前面:我对没有读过这本书的历史迷表示遗憾!
在读这本书之前 , 我并没有对它抱有很高的期望 , 如果一定要举出读下去的理由 , 那便是我对作者厄恩利·布拉德福德的《大围攻:马其他1565》有很大好感 。
书名《地中海的画像》已经告诉了我这是一本西方通史 , 而精彩的通史类读物可以说真的寥寥无几 。所有的作者无疑都陷入了一个罗列史实、考究细节的通病 , 而我是赞成吕思勉大师的观点的:作历史要有观点 。带着这样先入为主的“偏见” , 我开始对这本书进行了不紧不慢的阅读 。开篇作者以一个意大利旁边的小岛——勒瓦佐为中心的视角奠定了本书的基调:地中海的历史是一个文明交汇的历史 。
赫拉克勒斯之柱
第二章“海洋与陆地”对地中海地理环境的介绍的的确确是让我大呼过瘾 , 其酣畅淋漓程度不亚于在现在的三伏天里喝了一杯凉啤酒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源于我对世界史的热爱 。历史迷们都知道 , 现在的主流历史读物基本都被西方人占据 , 他们的观点随处可见 。自然的 , 世界的重心似乎就是地中海 , 以至于前两年《丝绸之路》的畅销才拉回了我们对世界史的认知 , 才意识到潜移默化里我们被西方人影响了 。
当然我有点跑题了 。
说回酣畅淋漓的第二章 , 作者展现了他扎实的地理知识 , 不愧是做过海员的人 , 确实比文字工作者更能展现地中海的风貌 。读完这一章 , 我的心里、脑海里不时涌现地中海的画面:时而风平浪静 , 时而波涛汹涌;北面吹来的美尔丹风吹拂着载满东方香料的盖伦帆船破浪远航 , 逆时针的洋流带着鱼群周游各国 , 当然还有那蔚为壮观的西西里埃特纳火山 。我们读历史 , 如果只是读其中的故事的话 , 其实只有50%的乐趣 , 只有了解了地理常识后 , 才能收货100%的精彩(这里我忍不住要点一下罗贯中) 。我喜欢重游故地感受历史 , 游览名胜、瞻仰古迹 , 原地亲历当年的那些事的发生地 , 然而物是人非 , 不胜感慨 。对于地中海 , 我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愿 , 虽然读了无数的历史故事 , 然而限于财力与精力 , 只能遥望书桌前的地图空想那些时代英雄 。想象总是苍白的 , 于是历史故事在心中也就有了一些遗憾 。感谢作者的扎实功力 , 他生动地展现了地中海的地理环境 , 其鲜活程度简直呼之欲出 , 更重要的是他在本章里从地理上确凿说明了东方贸易对西方的影响 , 地中海 , 尤其是东地中海的环境是如何让西方人受益的 , 一语点醒梦中人 , 我感觉我的历史观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