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读书心得格式怎么样?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仅要创造适合教育的学生,教育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胆识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 。
一 是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教育者对学生的差异不应该埋怨,而是研究差异,关注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很多人赞美老师的工作,把教师比作是辛勤的园丁 。然而,我却不喜欢这样的比喻,也觉得这种比喻并不恰当 。园丁的工作是把花园里的参差不齐的草本修剪得规规整整,千篇一律 。难道教师所做的工作也是把有个性的学生给调教得千篇一律?那是扼杀天性,也是教育的失败 。教师的眼里既要有牛顿,爱因斯坦,也要容得下平凡的清洁工人,因为社会需要多方位的人才 。所以,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在某个阶段落后,经过努力赶上 。允许学生某个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 。允许个别“超常”学生脱颖而出,这一切的参差不齐,才是教育的正常现象,因为教师并不是克隆专家 。
二 是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你真了不得,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创建和谐的师生情感,让教育的感觉不是难受,教育的感受是走进享受 。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快乐成长 。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认为“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都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所以,教师对每个孩子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更是如此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还有一句话这样说:“讽刺和谩骂可使天才变白痴,鼓励和赞美可使白痴变天才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赞美评价 。
三 是教育要让学生彻底释放自己潜能,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育的关键是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是中国社会发展需要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是重合格轻特长 。过分强调合格,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让分数说了算,而拥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是凤毛麟角,令人遗憾 。
《爱心与教育》一书,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真是感动人 。
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 。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 。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 。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处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学习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各方面处于形成阶段,有着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充满生命活力和潜力 。这段时期的教育影响远远越过该阶段而扩展到终身 。因此最需要老师对学生的爱,懂得儿童时期对生命的独特价值,并善于开发其生命潜力 。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 。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具有爱心和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喜欢前者 。学生们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的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 。爱学生就让我们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