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心得怎么写?( 三 )


我伯父年少时诵《三字经》,而今年逾古稀仍能全文背诵 。我少时顽皮,没认真学蒙学,至今追悔莫及 。而今年纪大了,读可以,背不行,其中的道理深感尚未悟透 。
当然,蒙学作为封建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迷信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批判吸取 。比如《神童诗》中的《劝学》首篇:“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唯书、唯上论要评判,并且,时代发展了,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但是读书是必须尊崇的,这个观点永不过时 。

为道德圣经——《弟子规》:
自从钱文忠站在百家讲坛解读《弟子规》后,全国各地纷纷掀起“《弟子规》热” 。
对于这种热,社会各界众说纷纭,有对《弟子规》大力推崇者,也有人质疑其是不是真的“好上了天” 。但不能否认,薄薄的《弟子规》中,其琅琅上口的经典词句无不是中国传统处世哲学和道德观念的生动体现,它所提倡的为人处世之道也
无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言行和心理 。
听,“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一个“孝”字,一个“信”字,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熟悉,又有些许的陌生 。我们对其应该感到熟悉,中华文明五千年,在遥远的古代,“孝”与“信”已然是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的文明在不断进步,应该说“孝”与“信”早应该是我们社会中的普遍行为准则 。然而,现在的人们却经常对这两个字感到陌生,诚信的缺失、情感的背叛,让我们的心中充满不安;当昔日恩爱的夫妻对簿公堂,当养育众多子女的老人流落街头,当你倾囊相助的朋友与你法庭相见,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应该相信谁?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在做事之前要三思,要考虑的自己行为是否符合应有的标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古人以此来约束自身的行为 。可是纵观我们的社会,总有人恣意妄为,不计后果 。当滥用职权者将手中的权力之剑挥向歧途时,不仅伤害了社会,伤害了他人,也斩断了自己的前程,更有悖于基本的为人之道 。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如果每一个人都在努力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那么,就不会有盗窃者因为窃取他人财产而锒铛入狱;更不会有贪污受贿者为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背离基本的政治信仰 。
《弟子规》中诸如此类简单而又意蕴深远的文字比比皆是,可谓字字珠玑,光彩夺目 。尤其是在今天信仰缺失,道德危机笼罩心灵的时候,《弟子规》所展示的孝道、诚信、谦逊和严于律己的精神,在现实的生活中弥足珍贵,完全可以作为指引我们行为的道德圣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