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李世民》观后感怎么写?( 二 )



《秦王李世民》观后感怎么写?


《李世民传》观后感
-----营销092黄耀威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庙号太宗 。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李世民早年随父李渊征战天下,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 。“玄武门政变”夺权称帝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杰出的政治家与一代明君 。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虚心纳谏,经过主动消灭割据势力,在国内厉行俭约,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终于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兴盛,为后来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
唐太宗登基后,因为开国不久,整个朝廷的结构都在建设与调整之中 。那么把手下的有才之人分别放在什么位置上才能够成为一个最合理、最有效的组织结构呢?
房玄龄处理国事总是孜孜不倦,知道了就没有不办的,于是太宗任用房玄龄为中书令 。中书令的职责是:掌管国家的军令、政令,阐明帝事,调和天人 。入宫禀告皇帝,出宫侍奉皇帝,管理万邦,处理百事,辅佐天子而执大政,这正适合房玄龄“孜孜不倦”的特性 。
魏征常把谏诤之事放在心中,耻于国君赶不上荛舜,于是唐太宗任用魏征为谏议大夫 。谏议大夫的职责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这是个很奇特的官,其既无足轻重,又重要无比;其既无尺寸之柄,但又权力很大,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谏议大夫的意见皇帝是听还是不听,像魏征这样敢于直谏的人是再合适不过了 。
李靖文才武略兼备,出去能带兵,入朝能为相,太宗就任用李靖为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 。刑部尚书的职责是:掌管全国刑法和徒隶、勾覆、关禁的政令,这些都正适合李靖才能的发挥 。
房玄龄、魏征、李靖共同主持朝政,取长补短,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共同构建起大唐的上层组织 。
除此之外,唐太宗还把房玄龄和杜如晦合理地搭配起来 。李世民在房玄龄研究安邦安国时,发现房玄龄能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具体的办法来 。但是,房玄龄却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不善于整理 。他的许多精辟见解,很难决定颁布哪一条 。而杜如晦,虽不善于想事,但却善于对别人提出的意见做周密的分析,精于决断,什么事经他一审视,很快就能变成一项决策、律令提到唐太宗面前 。于是他们俩搭配起来,密切合作,组成合力,辅佐自己,从而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房(玄龄)谋杜(如晦)断”的人才结构 。
唐太宗的“房谋杜断”的用人搭配体系是非常高明的 。用人不仅表现在人的量的多少,而且还在于其人才的合理搭配,质量则既取决于其规模,又取决于结构合理,并且后者更高于前者 。在一个众多人才的群体中,不仅要有个体的优势,更需要有最佳的群体结构 。“全才”是极少有的,“偏才”是绝大多数,但“偏才”组合得好,就可以构成更大的“全才” 。优秀的管理者不苛求全才,他们尽力去做的是将一个有效的人才群体,通过合理的结构组合,让它迸发出新的巨大的集体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