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幻文学不是“小儿科”

儿童科幻文学不是“小儿科”
文章图片

8月6日,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揭晓,这是中国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 。18部(篇)获奖作品中,有2部科幻文学,其中1部为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吴岩创作的《中国轨道号》 。这是继2020年托马斯·D·克拉里森奖后,吴岩获得的又一重要奖项 。
吴岩不仅是一位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七八成都是儿童科幻文学,还是目前我国唯一的科幻文学方向博士生导师——率先在国内高校开设科幻文学课程 。近四十年来,吴岩始终在“科幻作家”和“科幻文学研究者”两个身份间自如切换 。
“我开始科幻文学创作是1978年,说起来和光明日报还有着一段因缘 。”日前,在南方科技大学附近的咖啡馆里,吴岩向采访人员娓娓讲述起他创作研究科幻文学的历程和《中国轨道号》背后的创作故事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发起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随后涌现出一批科幻作家,在社会上掀起‘科幻热’ 。我小时候正是看了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萧建亨等科幻作家的作品,才喜欢上了科幻文学 。”1978年,正在读初二的吴岩,因为特别喜欢叶永烈的作品,就鼓起勇气给他写了一封信 。让吴岩没想到的是,叶永烈很快认真地回了信 。
“收到回信我很激动,就写了一篇叶永烈作品读后感,寄给了《光明日报》编辑部 。几个月后,报社文艺部的编辑专程来学校给我送来校样,请我再好好修改一下 。几天后,文章见报了,在全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第一次发表文章就登上《光明日报》,少年吴岩深受鼓舞 。后来,叶永烈得知此事,还与这位“小粉丝”见了面,并带他认识了许多科幻作家,吴岩由此开始了自己的科幻文学之旅 。
这些年,吴岩心中始终在琢磨一个问题:如何写出优秀的儿童科幻文学作品 。“像《中国轨道号》,是在科幻的背景当中,用隽永的故事、神秘的元素抓住孩子们的心,而实质上是在探讨小朋友如何成长、家长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等教育问题,这也是我采用的新创作手法 。”吴岩说,20多年前,他就开始酝酿一部关于中国宇航员成功上天的故事,但未能成行 。他这次重新提笔,将生物计算机、红微子、新的卫星观测技术等科学幻想作为背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讲述了1972年某部队大院的小朋友们怎样融入伟大的航天事业,作品中有和父母的温情与顶撞,有和死党的密约与冲突,有对偶像的追崇和效仿,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 。
创作过程是艰辛的 。尽管经历了长期的学术研究,阅读了大量中外科幻作品,《中国轨道号》仍然花费了吴岩三年多时间 。“书里有很多我自己对童年的回忆,这让里面很多故事看起来特别真实,有很多人甚至打电话来问我书里写的是真是假——其实是虚构的 。”吴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