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感悟怎样写 明月几时有阅读及解析( 三 )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 。
“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 。
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藉,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 。
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
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九) 。
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 。
”《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 。
”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
赏析四: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 。
作者当时知密州(今山东诸城) 。
从小序可知,此词系醉后抒怀之作,同时表达了对兄弟苏辙(子由)的思念 。
古人评论说:词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先著《词诘》),其实通篇风调又何尝不是这样 。
此词的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外放期间的寥落情怀,其中杂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亦复自为排遣 。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弃险恶的宦海风涛,提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用形象化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和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
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 。
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 。
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
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 。
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
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 。
“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
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 。
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 。
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 。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问,排空直入,笔力奇崛 。
诸家指出此处词意和屈原《天问》、李白《把酒问月》的传承关系,正可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志”,而又不谐尘俗的怫郁心理 。
“不知天上宫阙”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 。
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 。
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的深自徘徊困惑情态 。
李泽厚阐述苏轼诗文的美学观时说:苏轼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美的历程》) 。
这些论断,对理解《水调歌头》这首词本身,是很有启示作用的 。
“又恐琼楼玉宇”二句,把见于段成式《酉阳杂俎》诸书中的神话传说具象化 。
说入世不易,出世尤难,言外仍是说得在现实社会中好自为之 。
这里寄寓着“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也潜藏着对封建秩序的些微怀疑情绪 。
尽管上下文衔接处都曾表示自己顾影自怜、颇欲遐举的旨意 。
苏轼诗文中很多貌似“出世”的思想,实质上都是“入世”思想的一种反拨形式,本篇复如此 。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挥洒淋漓,无入不适 。
“转朱阁”三句,“愈转愈深,自成妙谛”(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
“不应”二句,笔势淋漓顿挫,表面上是责月问月,实际上是怀人 。
“月如无恨月长圆”(石曼卿),本是“人事多错迕”(杜甫)的同义词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希望你是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