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散文怎么写?( 五 )


(一)视角背离:即散文家的视角与其所置身的现实之间背离 。散文作者以虚幻的形式为自己建构了另一种非真的存在,对复杂多样的现实存在熟视无睹或压抑自己内心的真诚呼唤 。最明显的是,60年代初,人民所要面对的现实是“大跃进”等盲目政治运动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农村到处是惨不忍睹的苦难现实,而一些散文却仍对政治盲目讴歌,如杨朔的《茶花赋》、《海市》、郭沫若的《访沈园》,一些散文不愿大唱颂歌但却选择了写逃离现实的山水游记、异国风光、历史追忆等,但这些作品仍未能摆脱颂歌的模式 。如冰心的《樱花赞》宗璞的《西湖漫笔》,吴祖光的《雾里峨眉》 。
(二)“非我化”:也就是说:作为“我”的产物的散文与事实上存在的散文“非我”性之间的对立 。十七年的散文家用“政治的大我”代替了个人的“小我”,散文发出的不再是“我”这一个体的声音 。“个人”的感受已无足轻重,唯一被
认可的是代表了“大我”的思想 。于是散文家的自我被流放了,这首先表现在作家个人感受在散文中的缺失 。于是我们看到不同的作家面对相同对象时,观照的视角与结论如出一辙,个性的差异完全泯灭了 。比如同写桂林山水,华嘉的《桂林山水》和秦似的《碧水青峰九十里》,发出的感慨并无两样,那就是只有在新中国桂林山水才真正“甲天下”了 。这一阶段的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即将与“革命”无关的儿女情长、个人往事、人生思考排斥在外,尤其是整个十七年竟找不到一篇纯爱情题材的作品 。“我”的丧失导致了散文的“非真” 。虽有许多散文涌现,却从文章的结构到语言句式,都几乎千人一面,成为新的八股 。
(三)模式化:这就是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即“模式化” 。从某种意义上看,十七年的散文作者也可以说只有寥寥几人:几位名家的作品成功后立即成为模式,供大量作者翻版复制 。这个模式,不仅存在在作品构思上,还表现在句式表达上 。
第二节 十七年散文的代表作家及其写作模式
导入新课:十七年文学时期散文领域形成了由杨朔、刘白羽、秦牧代表的三种散文创作模式,它们一方面推动了散文这一体裁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限制了散文的发展 。了解杨朔、刘白羽、秦牧三位散文大家的创作,有助于增加我们对17年散文发展状况的感性认识 。
一、杨朔与杨朔体
1.生平与创作:(1913—1968),山东蓬莱人,1939年在华北根据地做随军采访人员,发表了反映抗日的《潼关之夜》 。解放后,参加抗美援朝,54年后,专注于散文创作和文化外交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和《洗兵马》(上部);散文集57年《亚洲日出》,60年《海市》,61年《东风第一枝》64年《生命泉》;从《香山红叶》开始他由通讯特写走向抒情散文 。《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等皆为他这种“诗意散文”的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