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士张云逸的简介|开国大将张云逸( 二 )



红军时期的张云逸
1932年1月,张云逸调到中央军委工作,不久担任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 。同年11月,驻福建省国民党军十九路军将领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等因不满蒋介石的对日不抵抗政策,于11月22日在福州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公开反蒋抗日 。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人民政府派张云逸为全权代表,同福建人民政府进行谈判,签订了《闽西边界及交通条约》的协定,使中央根据地有了一条经闽西、闽南到达福建沿海的通道 。张云逸为中国工农红军同第十九路军建立反蒋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
革命战士张云逸的简介|开国大将张云逸

1937年4月20日,张云逸(后排左四)和红七军干部在延安枣园合影 。
除却个人安危,纵横捭阖抗战初期,共产党对桂、粤、港、川抗日统一战线工作成绩昭着,张云逸居功至伟 。毛泽东曾说过:“共产党能对国民党将领说话的人不多,张云逸是其一 。”
西安事变谈判结束后,为争取地方实力派和各界人士,促成全国抗战,党中央派张云逸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到华南地区开展统战工作 。1937年4月25日,张云逸离开延安准备乘汽车经西安转道香港 。与其同行的还有准备到南京与国民党谈判的周恩来,以及前往西安办事处的陕北独立一师政治部主任孔石泉,不料在劳山镇以南的湫沿山突遭武装土匪袭击 。在警卫班战士掩护下才突出重围 。劳山脱险后,三人在西安办事处拍了一张合影 。张云逸劳山脱险捡回一条命,却不顾个人安危,又踏上了南去的征途 。
革命战士张云逸的简介|开国大将张云逸

脱险后,周恩来、张云逸、孔石泉西安办事处合影 。
全面抗战打响后的第三个月,国共两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张云逸再次接到了中央的指示:邀请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 。张云逸辗转在澳门找到了叶挺,成功说服叶挺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挂牌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 。
革命战士张云逸的简介|开国大将张云逸

周子昆、张云逸、叶挺、项英、曾山在武汉 。
枪林弹雨,疆场震威名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取得歼灭日军2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无疑是抗日战争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其中,就有张云逸的身影 。在台儿庄战役进行中,张云逸部和位于北段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一部遵照中央军委指示,进入蚌埠、徐州、合肥三点之间作战,不断袭击日军,牵制其由南京渡江北上的计划,从战略和战役上配合了台儿庄作战 。
1938年12月中旬,张云逸率领军部特务营到达第四支队司令部所在地安徽舒城县东汤池,以军部特务营为骨干,将无为、庐江地区的抗日武装统一改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总队,担负起皖中地区的抗战任务 。很快,新四军江北部队发展到7000人,初步完成了向皖中、皖东敌后战略展开的任务 。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张云逸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第2师军政委员会书记 。1942年2月,淮南军区成立,他又兼任军区司令员 。在此期间,张云逸大力号召和组织军队发展生产 。他不顾身体患有多种疾病,和普通士兵一样,拾石、开荒、捡粪,极大鼓舞了士气,不仅令淮南军区生产的粮菜可以自足,还支援了其他根据地 。
在新四军时期和张云逸搭档的陈毅元帅曾评价说:“云逸既是一个好主角,也是一个好配角 。当主角时能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当配角时则主动配合,精诚合作 。”张云逸主持新四军的那段时期,后来被评价为新四军发展最快,执行党中央决定最好的一段时期 。
革命战士张云逸的简介|开国大将张云逸

陈毅与张云逸
在开国十大将中,张云逸的革命生涯极具传奇色彩,有三点是他独有的:十大将中他资历最老;年龄最大,授衔时已是63岁高龄;工资级别最高,是唯一拿元帅级别工资的共和国大将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功勋卓著,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革命战士张云逸的简介|开国大将张云逸

张云逸大将
1974年张云逸大将去世后,中共中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其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 。追悼会由叶剑英主持,邓小平致悼词,高度评价了他的一生 。张云逸同志拥有一个革命者的博大胸怀,从祖国统一大业出发,不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家和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