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诗词特色 五代十国宋元的诗词( 四 )


果然,已经有些王元之的风味了 。
第三节宋诗平淡风格的先声:王禹偁
初宋白体诗,其中最有成就的当属王禹偁了 。
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钜野(今山东巨野)人 。世为农家,宋太宗太平兴国末中进士 。他初任地方州县官吏,后掌制诰,入翰林 。因为他刚直敢谏,故一再受贬黜 。其家世与仕宦经历,使他对时政弊端有较清楚的认识,对民间疾苦有同情心 。因此,他的诗能继承杜甫特别是白居易的优良传统,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 。诗风简练朴素,不尚华靡,开宋诗平淡诗风的先声 。有《小畜集》 。
王的生平遭际与徐家兄弟不同,他虽然进士出身,翰林学士,三知制诰,但由于他生性刚直,又上承白乐天早期的极言直谏,宣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谪居感事》),因此,他也就必然地经历了坎坷不平的人生遭际 。他三次贬谪:先贬商州,再贬滁州,三贬黄州 。"丹笔方肆直,皇情已见疑"(《吾志》),终致"三黜以死" 。他的遭际似乎就是以后苏东坡的预演,而且,王黄州三贬的终结之地恰恰是苏东坡三贬的始发点:黄州、惠州、儋州 。所以,如果人类真有托生转世的话,我相信王黄州是苏东坡的前身 。苏东坡也无数次地提及他的这个前身,特别是当他身贬黄州之后,王元之就成为了他的精神慰籍 。他在《王元之画像赞序》中说:"故翰林王公元之,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 。""然公犹不容于中,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至于三黜以死 。"王黄州死于1001年,死后36年而苏轼生,如果真有轮回的话,看来可以考证死后36年是一次轮回 。而苏轼逝于1101年,恰恰是王的100周年 。
苏东坡于王黄州的巧合,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内在精神上的惊人的一致,可以说,苏东坡的那种平淡自然的美学追求就是王黄州的继续和发展,他们经历了一次否定之否定的整合 。
所以,也可以说,王元之是开宋诗风气之先的第一人 。
王元之的诗学观念,代表了以后宋诗学发展的基本走向 。对于晚唐五代的艳冶文风,他在《哀高锡》一诗中给予了批判:
文自咸通后,流散不复雅 。
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 。
在《送孙何序》中,也说:
咸通以来,斯文不竞 。革弊复古,宜有所闻 。
在《答张扶书》中,他张扬了韩愈的"不得已而言之"的观念,却扬弃了韩愈的难险的文风,主张文贵易晓 。由此出发,王元之的诗作也就很自然地突破了浅显的唱酬之意,而进一步地学习白的积极用世,由此再演进,他必然地走向学杜 。在商州他写作了《春居杂兴》诗:
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山副使家 。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
其子以为乃父抄袭了老杜的诗句:"恰似春风相欺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因请易之 。王元之怡然甚喜,说:"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耶?"因此,不但不改,而且更为诗曰:
本为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
故事的本事诗固然在王元之诗作之中已属上乘,前两句显示了白体诗的那种随意而作,脱口而出的特点,后两句更有了杜诗风味 。但比之故事引发的感慨:"本为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则后者更具审美价值 。因为不仅它极具概括力地写出了他自身的诗史地位,而且,对于杜甫的认识,比之前人只是从杜甫"尽得古今之体势"的集大成的地位着眼,王元之指出了杜甫的开启后人的,开宋人风气的地位 。在《日长简仲咸》诗中另有"子美集开诗世界"之语 。
但这一名句也提示了话外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王元之碰巧用杜诗诗典而不自觉,一方面固然说明了他与杜诗风神气貌的某种肖似,但另一方面,他不知杜诗名句,让儿子指摘,也透露他读书不够、学问欠缺的消息 。这也正是此时之平易与彼时(欧、苏)之平易的不同之所在 。
如果说,王元之时代的白体诗所追求的平易,仅仅是一个人年轻时代贫困的平易,历经昆体统治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苏,才是经历了舞榭楼台富贵豪奢之后的返朴归真 。
而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易 。
这是王元之的诗史地位之所以值得重视的原因,同时,也是其诗史地位不能过高评价的原因 。值得重视,在于他的审美倾向代表了以后的发展方向,他越过了昆体而指引了欧、苏后人;不能过高评价则在于,此时,毕竟不是他们的时代,而恰恰是与之相反的晚唐体和西昆体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