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是不是古诗词 《观沧海》的诗句( 四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
赏析三: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 。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 。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
突入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 。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
风吹浪打,碣石山岿然不动 。山高风急,激起诗人登高观海的万丈豪情 。这豪情中蕴藏着诗人标领历史潮流,敢做敢为,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品格;凝铸着诗人不怕艰难险阻,傲视群雄,坚毅从容的军事家风采 。满山繁茂的草木,让诗人看到了他中军帐内众多的贤能之士,勇猛之将;看到了他麾下摧枯拉朽的百万雄师;看到了屯田村落里军民欢庆丰收的热闹场面 。瑟瑟的秋风,是战旗猎猎飘响;涌起的洪波,是战略决战取得胜利时,将士们冲破道道敌军防线的壮观场景 。看着、想着,南征北战的艰辛;战乱不止,百姓未安,天下尚未统一的忧思;自己的作为仍有人非难、阻挠的孤愤……这时也涌上心头,诗人的思绪怎能不象大海一样汹涌澎湃、回荡激烈呢?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 。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 。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
晚秋时节的碣石山上草木峥嵘、生机一片,得益于丰厚的水土保持 。日月遨行太空、银河纵横天幕,这至大至刚、自强不息的伟大力量来自于包容万物的沧海 。山,雄伟不失灵秀;海,壮阔不失厚重 。刚柔相济、德威并举政治谋略的施展,“唯才是举”政策的推行,不也正如这山、这海么 。有山一样的品格,有海一样的胸怀,必定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整首诗从字面上看都是在写自然景物,寄情抒怀不见踪迹 。这既反映了诗人“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政治家风范,也反映出他以“大无”化生“大有”意境的高妙艺术手法 。
海山秋色图令人心向神往,《观沧海》诗更令人诵之难忘 。
赏析四:
建安十二年,曹操远征乌桓,大获全胜,基本上平定了中国北部 。这首诗是曹操在行军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是我国写景诗中最早的名作 。

开头两句,叙写游览的地点,一个“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写观海所见景物 。

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写诗人观海所见 。一个“何”字写出了游客惊叹的神情;忽然一阵秋风吹来,掀起连天巨浪,其声势更是令人惊心动魄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 。这吞吐宇宙的大海,不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吗?

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去的,与诗的正文没有关系,但有加强表达感情的效果 。

这首诗的重要特点是借写景来透露感情 。全诗写景,没有一句是直抒胸臆的,但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 。
《观沧海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一、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最能体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