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钟以内古诗词 两分钟的古诗词适合演讲的( 二 )
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效果呢?为什么历来为论者所称道?
读王勃的《滕王阁序》 , 作者在反复描绘、渲染洪州的地理气势、山川形胜之后 , 登临滕王阁 , “披绣闼 , 俯雕甍” , 极目远眺 , 所见“山原旷”“川泽纡”“闾阎扑地”“舸舰迷津” , 真是尺幅千里 , 秋色弥望 , 一派富庶祥和气象 。然后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幅“暮江秋色图”扑面而来 , 令人胸襟开阔 , 心旷神怡 。
这是一幅彩色的图画 , 背影是碧水连天 , 天水一样是纯净的深蓝 , 绚丽的晚霞映红了天幕 , 并映照在碧绿的江水中 , “半江瑟瑟半江红” , 江渚之上 , 一只或几只灰白色的野鸭时翔时集 , 不知是沉醉于秋江晚景不愿栖息 , 还是顾影伤怀 , 别有期待 。
“落霞” , 视角由上而下 , “孤鹜” , 自下而上 , 视野开阔;“秋水长天”写静景 , “霞鹜齐飞,”写动景 , 动静结合 , 以动衬静 , 上句着重于目随景而动 , 下句着重于心因景而静 。整个画面和谐 , 美不胜收 。色彩的协调、动静的搭配 , 完美的“暮江秋色图”如在眼前 。
此句工稳的对仗堪称一绝 。不仅上下句对仗严整 , 而且句内亦含对仗 。“落霞”对“孤鹜” , “秋水”对“长天” , 都是偏正结构 。除了句法的对偶 , 音韵上平仄相对 , 上句是“仄平仄平仄平平” , 下句为“平仄平平平仄仄” , 音律铿锵 , 抑扬顿挫 , 富于乐感 , 极具诗意 。
古人最讲究炼字炼词 , 我们鉴赏时可以通过“换字”的方法 , 比较领会其字词使用的精工 。例如将此句中“落霞”换成“晚霞” , 效果有什么不同呢?很明显 , “落”具有飞动之感写出霞的气势 。再看 , 有人说“孤鹜”为什么不是“群鹜”呢?“群鹜”意境有什么不同?我们读《滕王阁序》全文可以看出 , 此句应是王勃思想感情的一个高潮 , 登临形胜 , 躬逢盛饯 , 自然心境愉悦 , 激情满怀 。然王勃毕竟“时运不齐 , 命途多舛” , 千里眺望之时 , 自然驰骋想象 , “望长安于日下” , 于是想到了“关山难越”“无路请缨” , 难免心生感慨 , 此句以下 , 王勃情绪急转直下 , “兴尽悲来” , 直至“穷且益坚” , 慰勉自己 。所以 , 着一“孤”字是切合作者这种心境的 。这就是古人炼字的功力 。
前人指出王勃此句脱胎于“落花与芝盖齐飞 , 杨柳共春旗一色”(北朝庾信《马射赋》) , 但庾信之句言落花与马射队伍中绘着芝草的车盖齐飞 , 联想欠自然 , 不及王勃此句优美动人 。王勃写红霞在天上飘动 , 野鸭在红霞中翱翔 , 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对照 , 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对举 , 相映成趣 , 画面鲜活 , 超出庾信甚远 。
年轻气盛的诗人王勃登楼作赋 , 放眼川原 , 秋景澄澈 , 秋意深浓 , 仕途坎坷而雄心未泯的他目极八方 , 思接千里 , 忘却失意的苦楚 , 全身心融入江南秋景之中 , 思绪追逐着落霞孤鹜 , 淡入了秋水长天之中 , 千百年来骚人墨客对此句推崇备至 , 流传至今 , 脍炙人口 。
演讲时长为两分钟的古诗词有哪些?1、《春江花月夜》唐代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 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 ,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 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 , 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 江月年年望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 , 但见长江送流水 。
白云一片去悠悠 , 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 班级励志口号以内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格式怎么样?
- 诵读古诗词的心得怎么写?
- 军训总结大会发言稿两分钟怎么写?
- 毕业留言古诗词范文有没有?
- 高中学生军训感言以内怎么写?
- 考研|考研订酒店一般在多少公里以内比较好
-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心得体会怎么写?
- 改编《回乡偶书》改编古诗词作文400字_小学作文范文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