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茶诗词 查询苏东坡有关茶的诗词( 二 )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

大云寺茶诗【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

茶中杂咏·煮茶【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

与赵莒茶宴【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

茶诗【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

峡中尝茶【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

齐已《咏茶十二韵》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苏轼关于茶的诗词有哪些?苏轼十分爱品茶 。作词《浣溪沙》 。词云:“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形象地记述了他讨茶解渴的情景;“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次韵僧潜见赠》);“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送刘寺丞赴余姚》),是湖州产的“顾渚紫笋茶”和绍兴产的“日铸雪芽”;“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舟次浮石》).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苏东坡茶诗词 查询苏东坡有关茶的诗词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
苏轼的茶诗名句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
注释:
①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 。
②贮月:月映水中,一并舀入春瓶,因此说是“贮月” 。
③分江:从江中取水,江水为之减了分量,所以说是“分江” 。
④雪乳:一作“茶雨”、“茶乳”,指煮茶时汤面上的乳白色浮沫 。翻:煮沸时滚动 。脚:茶脚 。
⑤松风:形容茶水倒出时的声音 。苏轼《试院煎茶》:“飕飕欲作松风声 。”泻:倒出 。
⑥未易:不容易 。禁:承受 。这一句语意用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