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如何写?

眨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 。在这短短的一个学期里,我获益良多 。作为刚接一年级的新教师,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 。由于低年级数学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三点总结,希望能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 。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 。在练习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 。可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形式来完成 。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红花或星星等作为奖品,这样促进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是小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景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
我在教学“谁比谁多(少)几”的认识时,结合情境,感受谁比谁多,使学生看得着、摸得到、用得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想像力和探索问题得能力 。因材施教,减少坡度,保持兴趣 。而“减少坡度”对差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差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烂残车,不堪负重,如何使这部烂残车平稳地行使呢?就是让他们选择比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这部“烂残车”抛锚,打击学习的信心,这一点作为教师是值得注意的 。
二、 教授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方法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 。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 。因此,低年级儿童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注意直观形象性和游戏活动性 。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有序实物演示,再让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进行“凑十” 。
三、 结合基础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 。如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 。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