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诗词真迹 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书法( 三 )


二、字要骨神兼备 。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 。”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 。”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 。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 。”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 。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 。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
三、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 。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 。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
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 。
1921年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 。在建党初期,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书)而不是草 。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 。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如1941年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 。
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 。这时,情况变了,条件好了,毛泽东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 。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然而,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有些写得非常之草;反之,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 。
毛泽东的书体,从学生时代到五六十年代有很大变化,这和笔有关系 。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 。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 。要观察毛泽东字体的变化,除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他的签名 。1943年以前“毛泽东”的“毛”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再这么一转,一笔写成 。1943年以后,“毛”字写成四笔,先点三点,然后再竖弯勾 。到1948年、1949年,又变了,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毛泽东”三个字中,“毛”字变化不大,“泽东”二字变化则很大 。
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 。
进城以后,毛泽东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的陈秉忱就专门为毛泽东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种碑帖数百部 。50年代毛泽东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 。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 。毛泽东的书法最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 。有一位朋友对我说,看毛泽东手迹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 。毛泽东成了深受读者喜爱的现代书法家 。
纵观周恩来的书法,从发展历程看,他经过了学子书法探索时期、中年的书风形成时期、晚年的书法造极时期 。从各个时期看,周恩来的书法艺术,具备了如下特点:学子时期(青年)的刚俊挺健、秀外慧中;形成时期(中年)的藏而不露、浑朴凝重;造极时期(晚年)的敛放自如、雄俊伟茂,神完气足 。
周恩来(乳名大鸾,字翔宇)少年时代就立志救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 。在那饱经内忧外患、苦难深重的年代,他还是抱着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坚信中华民族必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1917年他在东渡日本前夕为同学郭思宁题写了“愿相会与中华腾飞世界时”,落款为:“弟翔宇临别预言” 。从这题词中可以看出一个19岁的热血青年的鸿鹄之志 。整幅字的章法前疏后密、错落有致 。尤其是启首的“愿”字,比其余的字大一倍以上,笔者认为,这是独具匠心的 。此愿既是周恩来的心愿,也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这幅字用笔娴熟,点画挺拔劲健,结构章法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可“容针”,其形俊秀飘逸 。看来,此时周恩来的书法受“二王”、“颜柳”书法的影响颇深 。
由于年代久远,又历经战乱,这一时期周恩来的墨迹流传甚少,最具代表性的是1919年3月为章鸿诰书其19岁东渡时作的七绝诗一首:“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此作融诗的磅礴与书的雄浑于一体,相得益彰,气岁度非凡 。此作品为行书,尤其是裹锋用笔,浓墨重蘸,写来却无拘无束起伏跌宕,浓、淡、枯、润之墨韵跃然纸上,变化生姿 。其字型多处趋长,而点画简略有意犹未尽之感,给人以想象空间 。此时的周恩来,虽年过弱冠,但其书法的风格已经为中年的“书风形成”作了坚实的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