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古诗词赏析 杜甫古诗赏析( 三 )


古诗词作品欣赏需包括哪几个部分,结合杜甫的<蜀相>进行赏析《蜀相》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 。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
游成都武侯祠,却为什么要题作《蜀相》?写蜀相的“两朝开济”,为什么要先提到刘备的“三顾茅庐”?
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们不妨寻踪觅迹,来探寻一下“诗圣”的心迹 。
为什么要题作《蜀相》?
一种解释是:因为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见人教版《教师用书》) 。这似乎有些道理 。但游记也可以涉及到有关的人物,游武侯祠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也是顺理成章,这种解释当然有些牵强 。所以,这其中,应该还有些其他原因 。
大唐自“贞观之治”,中间经过高宗、武后朝,至玄宗当政迎来了“开元盛世”,人口至“安史之乱”前增至五千余万,国力空前强盛 。但是,随着玄宗的老迈,李林甫、杨国忠两位奸相先后把持朝政,将一个好端端的“开元盛世”葬送了 。随着安禄山起兵,各种矛盾突然如决堤泄洪,奔涌狂突,形势急转直下 。兵连祸结,哀鸿遍野 。杜甫舍妻弃子,亲历了战乱,其间耳闻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人民的痛苦,能不忧心如焚吗?痛定思痛,他对治国贤相倍加思念,渴望能有一位诸葛亮式的人物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 。于是,在成都刚刚安定下来,他就寻来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首联写专程寻访武侯祠,这是“起” 。开篇一问一答,一个“寻”字,迫不及待之情毕现 。而“柏森森”三字,一言祠堂清冷寂寞,一言诸葛亮没世已久 。五百多年过去了,诸葛武侯已经托体山阿,到哪里去找这能安邦定国的奇才大贤呢?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颔联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 。杜甫参谒武侯祠,一不写殿宇,二不写塑像,却写什么碧草和黄鹂,虽然一植物一动物,一碧一黄,一静一动,一视觉一听觉,对仗极是工稳,但这未免有些偏题——捡芝麻漏西瓜了 。前四句,以一半的篇幅,写老柏,写碧草,写黄鹂,是何道理?
我们不妨臆测一下:
老柏森森,终岁不凋,成为武侯祠的忠实守望者;碧草无情,年年逐春风而绿;黄鹂无心,日日隐深林而自得其乐 。它们寄身在武侯祠,知道武侯何许人也?一个绿得满阶满院,一个唱得婉转悠扬 。但这些在满腹心事的少陵野老眼里,都是些无知无心的东西 。只有我杜甫才可以和武侯谈一谈 。“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老杜也是知道的 。但武侯祠的荒凉、落寞还是令他惊心 。
诸葛亮不但忠心耿耿,而且多智多谋,未出茅庐已定天下三分,联吴拒曹,入川建国,之后,把个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只有贤相,就能成就大业吗?想那诸葛亮,结庐于隆中,躬耕于垄亩,是谁三顾草庐之中,请他出山?诸葛亮当时不过二十余岁的小青年,白面书生,乳臭未干,是谁力排众议,给他施展才能的空间?又是谁,给了他无限信任,使他敢于尽心竭力?历代历朝,缺过能臣良将吗?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玄宗一朝可谓人才济济,但一个李林甫,口蜜腹剑,取得玄宗信任后,弄权使诈,闭塞言路,同时的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等皆被他排挤罢相 。从而使得玄宗与贤臣阻隔,其后杨氏姐妹,权倾朝野,杨国忠胡作非为,搞得天昏地暗 。纵使诸葛亮再世,又能有何作为呢?所以杜甫接下来说: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颈联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 。一般认为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见人教版《教师用书》) 。但笔者认为,杜甫的意思是:必先有君王的“三顾频烦”,后才能有老臣的“两朝开济” 。这种观点的背后,流露出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
想当初,杜甫舍身弃家,追随肃宗,可谓忠矣 。杜甫至凤翔后,于至德二载(757)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拜为左拾遗 。对肃宗感激涕零,立志要庶竭驽钝,尽忠报国 。但不久就因为上疏救房琯,深深地惹恼了肃宗 。当年闰八月初一日,杜甫便被放还鄜州省家 。此后便被肃宗逐渐冷淡,可谓报国无门矣 。而当时的一些贤才,又有多少机会?所以杜甫来到武侯祠,一则以哭,一则以告 。诸葛大名垂宇宙,固然与才高智广有很大关系,但与其他人相比,得遇先主,士能为知己者死,又何其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