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诗词解释 描写三国时期的诗句有哪些

一、《八阵图》杜甫(唐)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鉴赏随笔:首句赞武侯功绩,次句赞武侯才思 。武侯功成三分,更功盖三分;名成八阵,亦名高八阵 。《隆中对》诉尽千古隐士之逸,《出师表》诉尽了千古臣子之忠,《诫子书》诉尽了千古慈父之爱 。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先主能兴汉而不能吞吴,是天道乏人力;武侯能治蜀却不能并魏,是人事逆天心 。沧海桑田,山石不转,可显武侯睿智;鼓角连营,白帝依旧,谁表先主恨心 。全诗评古与抒怀一体,赞美与惋惜交错 。以至诗已尽,意未尽也 。
二、《蜀先主庙》刘禹锡(唐)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
鉴赏随笔:首句咏叹刘郎才气,次句追思昭烈遗风 。“三足鼎”是建立基业,“五铢钱”是光复礼制 。今日刘郎咏叹昔年刘郎,昔年英雄仍是今日英雄 。巴蜀之险峻,荆楚之形胜,章武之伟业,蜀汉之全盛,只寥寥数句,皆娓娓道来 。
三顾茅庐,得相开国,世人乐道鱼水;一生艰辛,生儿败业,浑然不像父子 。武侯有王佐之才却无王佐之寿,刘禅无帝王之质却有帝王之福 。五丈原秋风瑟瑟,锦官城降幡片片 。古来创业何其难哉,然败业又何其快也 。此诗可作传世家训 。
三、《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唐)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鉴赏随笔:首句写西晋楼船,一下千里,有势如破竹之态 。次句写金陵王气,黯然失色,有摧枯拉朽之样 。“铁锁沉江底”吴人本想用金克木,“降幡出石头”晋人却用火克金 。哀吴帝之王略,思周郎之才俊,吊伯言之风流 。如今只有潮打空城,月过女墙 。兴亡之感,油然而生 。
人生几何,白驹过隙,不堪往事;山形依旧,百川入海,最怕飘零 。四海为家则是无家,一国三分则是无国 。故垒萧萧,当知世事无常;芦荻瑟瑟,可晓兴衰难料 。以古鉴今,是诗人之感;由家思国,是臣民之叹 。此诗可当上言之表 。
四、《浪淘沙》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鉴赏随笔:大雨磅礴,幽燕翱翔,任我扁舟一叶;洪波涌起,白浪起伏,尽赏秋景无边 。风吹浪打,闲庭信步,彰诗人之雅趣;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显伟人之胸襟 。上阕借景抒怀,下阕以词言志 。诗人豪放之气,扑面而来 。
往事千年,秋风一夜,恍惚如昨日;遗篇仍在,万代享誉,风流至今朝 。上阕一个“滔”字,意境全出;下阕一个“挥”字,气势全出 。此炼字之功也 。秋风依旧,碣石山换了秦皇岛;人间虽变,曹孟德成了毛润之 。始信人间从不乏英雄 。
五、《南乡子》辛弃疾(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
鉴赏随笔:上阕写眼前江河胜景,下阕写昔年天下纷争 。长江滚滚,往事悠悠,是何等气魄;征途漫漫,硝烟滚滚,又是何等悲壮 。满眼风光,谁书锦绣,思英雄往事;槛外长江,无语东流,惆岁月悲歌 。天下英雄谁敌手?全词便妙在这一问 。早年青梅煮酒,只有使君与操;日后望洋兴叹,才识孙家仲谋 。盖天下唯英雄能识英雄,英雄不遇识者,正因天下无英雄如此人尔 。
六、《赤壁》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鉴赏随笔:前朝与今朝之辨,只因一折戟;成功与失败之隔,只因一东风 。第一句是由物入情,第二句是由情入史 。第三句是由史入诗,第四句是由诗入梦 。成败之猜测,兴亡之凭吊,史家之评判,戏说之诙谐,皆在短短四句诗中矣 。折戟沉沙,睹今朝之物而思前朝之人;评古论今,借前朝之事而抒今朝之感 。奸雄大略,尚思二乔;周郎俊才,还需东风 。此天理战胜人欲乎?
七、《蜀相》杜甫(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鉴赏随笔:上篇咏祠堂,下篇咏丞相 。无丞相,祠堂则不显;无祠堂,丞相则不尊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一个“自”字、“空”字,便凄旷之极 。黄鸟有所求,虽隔百世而相感;君子尚古人,虽访旧迹而不见 。叹“隔叶”,更叹“隔世”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