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撒哈拉沙漠 三毛的比较经典的诗( 四 )


(3)土壤 。撒哈拉沙漠的土壤有机物含量低,且常常无生物活动,尽管在某些地区有固氮菌 。洼地的土壤常含盐 。沙漠边缘上的土壤则含有较集中的有机物质 。
(4)气候 。撒哈拉沙漠气候由信风带的南北转换所控制,常出现许多极端 。它有世界上最高的蒸发率,并且有一连好几年没降雨的最大面积纪录 。气温在海拔高的地方可达到霜冻和冰冻地步,而在海拔低处可有世界上最热的天气 。
撒哈拉沙漠由两种气候情势所主宰︰北部是干旱副热带气候,南部是干旱热带气候 。干旱副热带气候的特征是每年和每日的气温变化幅度大,冷至凉爽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至最高的降水量 。年平均日气温的年幅度约20℃(68℉) 。平均冬季气温为13℃(55℉) 。夏季极热 。利比亚的阿济济耶(Al-Aziziyah)最高气温曾达到创纪录的58℃(136℉) 。年降水量为76公釐(3吋),虽然降雨变化极大,多数降水发生在12~3月期间 。另一降水高潮是8月,以雷暴形式为其特征 。这种暴雨可导致巨大的暴洪冲入无降雨现象的区域 。干旱热带气候的特征是随太阳的位置有一个很强的年气温周期;温和干旱的冬季和炎热干旱的季节之后有个反覆多变夏雨 。撒哈拉沙漠干旱热带区域年平均日温差为17.5℃(31.5℉) 。最冷月份平均温度与北部副热带地区基本相同,但是日温差没有那麼大 。春末夏初很热,50℃(122℉)的高温并不稀罕 。虽然干旱热带山丘的降水量全年都很小,低地的夏季一次雨量可达最高 。在北部,这类降雨多数都是以雷暴方式发生 。年降水量平均约125公釐(5吋),中部山丘有时降雪 。沙漠西边缘的冷加那利洋流降低了气温,从而减少了对流雨,但湿度加大还时而出现雾 。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冬季是吹哈麦丹风期,这是带沙和其他小尘粒的干燥东北风 。
(5)植物 。撒哈拉沙漠植被整体来说是稀少的,高地、绿洲洼地和乾河床四周散布有成片的青草、灌木和树 。在含盐洼地发现有盐土植物(耐盐植物) 。在缺水的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的高原有某些耐热耐旱的青草、草本植物、小灌木和树 。
撒哈拉沙漠高地残遗木本植物中重要的有油橄榄、柏和玛树 。高地和沙漠的其他地方还发现的木本植物有金合欢属和蒿属植物、埃及姜果棕、夹竹桃、海枣和百里香 。西海岸地带有盐土植物诸如柽柳、草类在撒哈拉沙漠则广泛分布,包括下列品种︰三芒草属、画眉草属(Eragrostis)和稷属(Panicum) 。大西洋沿岸则有马伴草和其他盐生草 。各种短生植物组合构成重要的季节性草场,称作短生植被区 。
(6)动物 。撒哈拉沙漠北部的残遗热带动物群有热带鮎和丽鱼类,均发现于阿尔及利亚的比斯克拉和撒哈拉沙漠中的孤立绿洲;眼镜蛇和小鳄鱼可能仍生存在遥远的提贝斯提山脉的河流盆地中 。

撒哈拉沙漠西部萨乌拉河上的凯尔札兹绿洲。
谁知道<<撒哈拉的沙漠>>的写作背景加一些关于它的?<<撒哈拉的沙漠>>作者三毛女士 。
三毛本名陈平,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生,浙江省定海县人,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 。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 。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 。共有二十四种 。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 。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 。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这个名字很不起眼,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 。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 。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 。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 。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成绩优异 。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 。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 。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 。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 。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