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工具平仄 关于古诗中的平仄( 二 )


平声和仄声 , 泛指诗文的韵律 。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所谓声调 , 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 , 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 , 平指平直 , 仄指曲折 。在古代上声 , 去声 , 入声为仄 , 剩下了的是平声
古诗 , 一般是仄起平收 。仄声 , 指现代的三四声 , 平声 , 指现代的一二声 。
不知可否?
古诗词中对平仄有什么要求?古诗词平仄之我见

古词和格律诗对文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要求 , 稍谙古文者皆
知 。以七律为例 , 首联 , 颔联 , 颈联 , 尾联中 , 对中间两联尤其要求严
格对仗 。从声调上讲 , 首先是平仄相间 , 即不能出现连续的平声或仄声
 , 当然仅对偶数位字作这一要求 , 也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 , 二四六分
明 。其次是联间沾 , 联内对 , 即上联后句与下联前句平仄相同 , 同联当
中平仄相对 。词的词牌格式更多 , 平仄之式更为复杂 , 但平仄相间仍是
重要的原则 。

律诗绝句的各种固定形式,自有其鲜明的美学及诗学特征 。
以五字和七字为一句 , 一是读起来节奏鲜明,另外则是更符合记忆的要求
 , 这种分句法最容易记住;对仗具有典型的轴对称形式的美感 , 恰好又
与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相协调一致 , 如古代建筑典型特征就是它的轴对
称性;韵脚一致能使阅读吟诵和谐流畅;平仄相间使诗句抑扬顿挫;联
间平仄相沾则能起到整诗语气贯通的作用 , 类似于汉语修辞手法中的顶
针 。各种特征之重要性和必要性 , 也由此看出不尽相等 。

声调是汉语特有的 , 它是一个汉字必备的语音特征 , 不像
英语仅有音节特征 。声调的本质是一个字发音时音高的变化特征 , 持续
高音为阴平 , 由低到高为阳平 , 先降后升为上声 , 由高到低为去声 , 简
单说为音调的变化就是声调 。但是声调口口相传 , 因而变化很大 , 又有
地域之别 , 更难统一 , 不象文字有固定的流传形式而比较稳定 。一个编
辑论及拙诗“坐看寒山一片湿”中的湿字 , 认为属入声 , 归仄声类 , 确
实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地方语言中保留有入声 , 象古音一样 , 但是现在推
广的普通话已经删除入声 , 将其原入声字分别划归阴阳上去四声 。那么
究竟在现代的古诗创作中 , 是以普通话为标准呢 , 还是以古音为标准呢
 , 或者以地方语音为标准?如果要有标准的话 , 当然该以普通话作为标
准 。有唐七绝第一(文无第一 , 这里仅仅是借用某些评论家的话来说明
这首诗的地位)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 , “笛”古为入声
 , 属仄声 , 入格;今普通话为阳平 , 属平声 , 出格;且“杨”字为平声
 , 也出格 。这也从侧面说明关于平仄的要求是不能太严格的 , 因为有时
我们连平仄的统一标准都不能完全确定 。

古诗词是能够入乐而唱的 , 诗有吟诵之说 , 吟不是唱 , 是
拖长了字音 , 改变了音调的 , 吟到得意之处还要将音抖几抖 。词也有倚
声填词之说 , 实际词牌就是一首已经谱好了的曲 。古诗词一旦入乐 , 其
声调之性质便不复存在 , 平仄也就失去了意义 , 仅在以纯语言形式存在
下 , 平仄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 但是其美学特征却不一定是必须具备的 , 
即古诗词创作中声调的作用主要应该是限定一个字 , 仅凭阅读就能判断
出来 , 而不是非得在这个位置上固定平或仄 , 这方面的要求显然不应该
像建筑为了对称美而严格要求一样 。一个著名声乐家在教授怎样唱出“
琴手”和“禽兽”的区别时 , 要求前者以软起 , 后者以硬起来区分 , 软
起是发音时由弱到强 , 类似于阳平音或上声 , 硬起是指发音时突然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