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的诗词曲 关于赞美中国文化的诗歌( 五 )


剪烛催干消夜酒 , 倾囊分遍买春钱 。
听烧爆竹童心在 , 看换桃符老兴偏 。
鼓角梅花添一部 , 五更欢笑拜新年 。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 , 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 , 散席分尝胜利茶 。
只有精忠能报国 , 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 , 遥视延安景物华 。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 , 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 , 草株木本斗芬芳 。
通宵灯火人如织 , 一派歌声喜欲狂 , 
正是今年风景美 , 千红万紫报春光 。
中国古诗词发展史对于古诗词的发展顺序可概括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
中国文化中的诗词曲 关于赞美中国文化的诗歌

先秦时期的是两言诗 , 四言诗 , 五言诗 , 七言诗 , 代表作是诗经和战国后期的楚辞 。两汉的汉乐府诗 , 代表作是《古诗十九首》和《孔雀东南飞.魏晋时期以“三曹”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为中心组成邺下文人集团 , 即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还有“竹林七贤” 。代表作有阮籍的82首《咏怀诗》 。
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 , 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有直接影响 。
南北朝时期 , 南方的代表诗人有谢灵运、鲍照等 。南朝民歌清丽婉转 , 代表作是《西洲曲》;北朝民歌粗犷刚健 , 代表作是《木兰诗》 。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  。“初唐四杰” , 盛唐时期首先出现两大诗歌流派:一是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 多摩山范水 , 抒写闲情逸致 , 风格清新自然;二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 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 , 或慷慨悲壮 , 或雄奇瑰丽 。接着李白、杜甫横空出世 , 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 。安史之乱后 , 进人中唐时期 , 经过短期的过渡 , 唐诗呈现第二次繁荣 。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 , 倡导了一场新乐府运动 。他们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 歌诗合为事而作” , 创作了《新乐府》、《秦中吟》等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古代长篇歌行名篇 , 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崇尚险怪 , 以散文手法作诗 。此外各具艺术个性的诗人还有刘禹锡、柳宗元等 。中晚唐之交出现的“诗鬼”李贺 , 其诗冷艳深幽 , 恢奇诡谲 ,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晚唐之世 , 诗风趋于卑弱 , 感伤色彩较浓 , 惟杜牧、李商隐成就最高 , 有“小李杜”之誉 。杜牧擅七绝 , 咏史怀古、抒情写景 , 无不清新俊逸 , 风姿绝代 。李商隐工七律 , 风格深情绵邈 , 绮丽婉曲 , 尤其是“无题”诗 , 更是意蕴隽永 , 兴寄深微 , 沉博绝丽 , 独擅胜场 。
宋诗总体成就不如唐诗 , 宋初诗人杨亿、钱惟演等学李商隐 , 号西昆体 。王禹俘、梅尧臣、苏舜钦等反对西昆体 , 反对只讲声律辞藻与缺乏社会内容的流弊 , 奠定了宋诗健康发展的基础 , 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运动 , 恢复关注现实的传统 , 北宋诗坛影响最大的是“苏黄” 。即苏轼和苏轼 , 南宋诗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袤、杨万里、范成大) 。到宋末 , 有文天祥、汪元量 。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元好问 。
元代出现了散曲 。前期代表作家是关汉卿、马致远 , 后期代表作家是张可久、乔吉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 秋思》、睢景臣的套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代表作 。
明初 , 高启、刘基等人的诗歌较有社会现实内容 , 但接着兴起以朝廷辅弼大臣为首的“台阁体”诗派 , 歌功颂德 , 空廓浮泛 。明中叶以后 ,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 , 先后发起复古运动 , 主张“文必秦汉 , 诗必盛唐” , 但他们盲目尊古 , 一味模拟 , 受到有识者的批评 。先有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起而矫之 , 继有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 , 主张“独抒性灵 , 不拘格套” , 极大地冲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 。稍后的“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等人 , 主张与“公安派”相仿 , 但追求幽深孤峭的诗风 。清初 , 遗民诗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 。钱谦益、吴伟业等在清初诗坛影响很大 。王士祯提倡“神韵”说 , 成为当时诗坛领袖 。清中叶以后 , 考据学风盛极一时 , 影响到诗坛 , 远离现实、重视形式和以学问为诗之风大炽 , 唯郑燮反映民情之作、袁枚直抒性情之作、黄景仁独写哀怨之作较有特色 。道光、咸丰年间 , 内忧外患日益严重 , 龚自珍以诗为武器 , 揭露社会黑暗 , 抒发报国大志 , 成为近代诗歌史上开一代风气的第一位大诗人 , 赢得了“三百年来第一流”的称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