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欣赏|10大草书大家作品欣赏( 三 )


在长安怀素声誉青云直上,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37篇之多 。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等 。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 。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 。真是各尽其妙 。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书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

NO.7 黄庭坚
草书欣赏|10大草书大家作品欣赏



黄庭坚《诸上座草书卷》局部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 。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 。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 。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 。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 。
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 。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 。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书法精妙,与苏、米百思特网、蔡并称“宋四家” 。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 。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 。有《山谷词》 。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 。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 。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 。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 。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 。
NO.8 董其昌
草书欣赏|10大草书大家作品欣赏



董其昌《草书扇面》
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 。“华亭派”的主要代表 。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他字玄宰,一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人称“董华亭” 。万历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 。华亭(上海松江)人 。一作上海人(上海在唐为华亭县地,清属松江府 。华亭、云间、松江、上海、娄县俱为一地) 。
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 。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 。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 。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 。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 。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 。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明史文苑传》) 。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备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 。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 。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 。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 。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