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诸葛亮两兄弟为何一个在东吴一个在蜀汉?( 二 )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喜欢小儿子,就立了叔齐为储君 。孤竹君死后,叔齐却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我不能违背 。”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去寻找兄长了 。国人就只好再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为君 。
后来,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去投奔他 。但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尊他为文王,用车载着灵牌,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遂扶起他们,把他们送走了 。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却以此为耻,坚持?肯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靠采集薇蕨来充饥 。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词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我欲归附难!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兄弟俩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
伯夷、叔齐二人也就成了“手足情深”的典型代表 。诸葛瑾的用意是援引这两个代表人物,利用他们的标签效应来达到说服的目的 。
诸葛瑾这么一说,诸葛亮当然也被深深打动了 。但是,处在这个并不平静的异国他乡,诸葛亮保持了高度的警觉 。他知道,兄长绝对不会无缘无故跑来和自己说伯夷、叔齐?故事,一定是另有所谋 。这样一联系,诸葛亮就明白了:“一定是周瑜让兄长来劝我归附东吴了 。”
但是,一旦诸葛瑾真的开口说出了这一请求,诸葛亮是很为难的 。他内心当然是想辅助刘备,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建立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留名青史 。东吴这边早已人才济济,自己就算过来了,也很难施展拳脚 。反观刘备,虽然现在状况很糟,但对自己十分信任,给了自己很大的发展空间 。可是,如果简单粗暴地拒绝兄长的请求,就会伤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 。这也是诸葛亮不愿看到的结果 。
既然必须要拒绝,那么,该如何拒绝呢?
诸葛亮哥俩的立场属于相反立场,一个为刘备,一个为孙权 。但他们的相反立?还有一个特殊之处 。他们身为亲兄弟,分属两个阵营,各自的情形完全是镜像对等的 。也就是说,诸葛瑾所用的任何说服手段,也可以原封不动地为诸葛亮所用,反过来说服诸葛瑾 。这就是对等立场 。
换言之,诸葛瑾可以劝诸葛亮为孙权效力,诸葛亮也可以劝诸葛瑾为刘备效力 。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解决兄弟远隔,不能朝夕相处的难题 。这正是针对诸葛瑾用“兄弟之情”所发起的说服性进攻最好的反制手段 。
- 《诸葛亮集》阅读答案怎么写?
- 读“三国”有感——我看诸葛亮怎么写?
- 有关诸葛亮诗词70
- 诸葛亮墓找到了吗_刘备墓为什么不敢开发
- 孔明的诗词 3g.163.com
- 诸葛亮诗词大梦谁先觉
- 诸葛亮经典诗词名句
- 蒋公的诗词对联
- 诸葛亮最怕谁
- 诸葛亮墓被挖开后的真相_诸葛亮墓出土尸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