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阵雨的诗词 描写阵雨的句子( 五 )


  • 雨,有贵如油的春雨,有连绵不断的秋雨,有凄冷的冬雨,有细雨,有暴雨,有阵雨,有雷阵雨等 。雨,遇到久旱就是甘霖,下多了就是涝灾 。雨,该下时下,就是好雨,不该下时下,就有人骂 。人,有时就像雨 。——佚名
  • 有一个阵雨初歇,诱人伤感的夜晚,中将将浅墨色的外褂和布裤换穿为浅色的衣裤来访源氏 。——紫式部《源氏物语》
  • 迎面纤纤银丝落,当头阵阵雨花飞 。——佚名
  • 雷声阵阵雨将来,电型闪闪照天明 。风吹花残,雨打花败 。半生命已残 。——佚名
  • 人生就像雷阵雨,时而暴雨 。时而晴天 。——佚名
  • 骤雨,又称阵雨,指的是为时不长的降雨,其强度变化可以很大 。——佚名
  • 一阵雨过后,繁星点点 。——佚名
  • 一阵晴一阵雨,有时热有时凉,明明反复无常的天气 却总拥有蓝天和云 。——佚名

  • 苏轼的诗,写夏天的阵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有6首,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 。
    1诗词原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
    苏轼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三)
    苏轼
    乌菱白芡不论钱,
    乱系青菰裹绿盘 。
    忽忆尝新会灵观,
    滞留江海得加餐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四)
    苏轼
    献花游女木兰桡,
    细雨斜风湿翠翘 。
    无限芳洲生杜若,
    吴儿不识楚辞招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五)
    苏轼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
    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1]
    2诗词鉴赏
    第一首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
    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2]
    注释
    1、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
    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
    4、遮:遮盖,遮挡 。
    5、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
    6、忽:突然 。
    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
    8、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
    9、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又如,韩退之《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
    10、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2-3]
    分析
    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 。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 。
    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 。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 。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 。“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
    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 。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4]
    特点
    云:快、黑
    雨:白、乱、快、大
    风:大
    水:开阔、明净
    描写“雷阵雨来去很快”的诗句有哪些?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 。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