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志中国梦樱花诗词 关于樱花的诗句有哪些( 五 )


?? 关于“春雨”、“尺八箫”和“浙江潮”,尚有几句可以交代 。《燕子龛随笔》(二九则)云:“日本尺八,状类中土洞箫,闻传自金人 。其曲有名《春雨》,阴深凄惘 。余《春雨》绝句云:……” 。相传,日本僧人乞食,常吹尺八箫 。曼殊流宕异国,心境近于乞食之僧 。乞食箫中,最凄惘者,莫过于《春雨》一曲,故曼殊于此曲最是萦怀 。“春雨”固然是曲名,但在篇中,毋宁解作实景 。若于篇中,拘泥“春雨”只是曲名,则神色顿减 。读此诗,当知《春雨》是何种曲子,又不可拘泥其只是曲子 。
?? 《断鸿零雁记》(第二十章)云:“……更二日,抵上海 。余即入城,购僧衣一着易之,萧然向武林去,以余素慕圣湖之美,今应顺道酬吾夙愿也 。既至西子湖边,盈眸寂乐,迥绝尘寰 。余复泛瓜皮舟,之茅家埠 。既至,余舍舟,肩挑被席数事,投灵隐寺,即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处也 。”“浙江潮”,即自宋之问诗中来 。《断鸿零雁记》是曼殊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写于日本归来之后 。武林是自古灵秀地,更兼有宋之问佳句添采,曼殊何日能忘之?故自异国归来,第一站便奔此地 。《断鸿零雁记》是记已归之事,《春雨》诗则写未归之思 。总而言之,“浙江潮”于曼殊而言,是梦绕魂牵的埋骨地 。“归看浙江潮”,正是狐死必首丘之意 。而“浙江潮”者,乃名震天下的钱塘潮,是激情和力量的象征 。故“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壮语,“归看浙江潮”亦是壮语 。全诗之悲,不掩此句之壮;此句之壮,更增全诗之悲 。
关于樱花的诗歌粉红色的面容
带上些许慵懒
在早春三月起床
便不停地梳妆打扮
把嘴唇描得腥红
漂泊的春情漫过富士山
在盛唐的土地上泛滥
妩媚中藏着妖冶
多情地绽放着笑靥
这位东瀛来的红衣女子
沿着杨玉环的低吟浅唱
在中国水墨画中
舞动水袖
这风中透明的女子
流连在三月的五线谱上
忘情的嬉戏
把春天荡成秋千
召来采花酿蜜的蜂蝶
她躲在枝头叶缝中
调皮地抛着媚眼
演绎着聊斋故事
多少怀春的少男少女
徜徉在粉红色的梦里
春风细雨的打理
让公园在一夜间返老还童
那条落满花瓣的石径
要用整个青春期来清扫
樱花一段短暂的甜蜜
惊醒在你美丽的记忆里
在一场倒春寒后你感冒发烧
抒情的嘴唇燎起火泡
细软的身躯从枝头落下
从化作尘埃的那一刻才警醒
悲剧起源于浅薄
三月的春风
能剪出绿丝绦
也可剪碎粉红色的梦参考资料:从江苏国税网上引的
赞美樱花的现代诗词樱花赞》欣赏
冰心
樱花是日本的骄傲 。到日本去的人,未到之前,首先要想起樱花;到了之后,首先要谈到樱花 。你若是在夏秋之间到达的,日本朋友们会很惋惜地说:"你错过了樱花季节了!"你若是冬天到达的,他们会挽留你说:"多呆些日子,等看过樱花再走吧!"总而言之,樱花和"瑞雪灵峰"的富士山一样,成了日本的象征 。
我看樱花,往少里说,也有几十次了 。在东京的青山墓地看,上野公园看,千鸟渊看……;在京都看,奈良看……;雨里看,雾中看,月下看……日本到处都有樱花,有的是几百棵花树拥在一起,有的是一两棵花树在路旁水边悄然独立 。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弥漫的樱花气息里!
我的日本朋友告诉我,樱花一共有三百多种,最多的是山樱,吉野樱,和八重樱 。山樱和吉野樱不像桃花那样地白中透红,也不像梨花那样地白中透绿,它是莲灰色的 。八重樱就丰满红润一些,近乎北京城里春天的海棠 。此外还有浅黄色的郁金樱,枝花低垂的枝垂樱,"春分"时节最早开花的彼岸樱,花瓣多到三百余片的菊樱……掩映重叠,争妍斗艳 。清代诗人黄遵宪的樱花歌中有:
……
墨江泼绿水微波
万花掩映江之沱
倾城看花奈花何
人人同唱樱花歌
……
花光照海影如潮
游侠聚作萃渊薮
……
十日之游举国狂
岁岁?虞朝复暮
……
这首歌写尽了日本人春天看樱花的举国若狂的盛况 。"十日之游"是短促的,连阴之后,春阳暴暖,樱花就漫山遍地的开了起来,一阵风雨,就又迅速地凋谢了,漫山遍地又是一片落英!日本的文人因此写出许多"人生短促"的凄凉感喟的诗歌,据说樱花的特点也在"早开早落"上面 。
也许因为我是个中国人,对于樱花的联想,不是那么灰黯 。虽然我在一九四七年的春天,在东京的青山墓地第一次看樱花的时候,墓地里尽是些阴郁的低头扫墓的人;间以喝多了酒引吭悲歌的醉客,当我穿过园穹似地莲灰色的繁花覆盖的甬道的时候,也曾使我起了一阵低沉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