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有名的诗词 听雨蒋捷著名诗句

虞美人 听雨》
年代: 宋 作者: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分类标签:描写雨 婉约诗
作品赏析
【注释】:
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 。但宋朝很快就灭亡 。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 。
这首词作者自己漫长而曲折的经历中,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从红烛映照 、 罗帐低垂这样氛围中引发青春与欢乐的联想,抒发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怀 。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 。以这样一个欢快的青春图,反衬后面的处境的索漠 。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 。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 。恰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 。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 。他通过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写的是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 。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 。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 。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 。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表达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使其“听雨”嘎然而止 。
蒋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 。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 。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 。“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 。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
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 。是这首词又一大特色 。按时间顺序,歌楼中少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 。
南宋蒋捷的诗词代表作及赏析,不要太多,几首经典的就可以了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蒋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 。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 。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 。“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 。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
层次清楚,脉络分明,是这首词又一大特色 。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 。按时间顺序,歌楼中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 。
一剪梅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浇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上片首句点出“春愁”的主旨,“一片”言愁绪连绵不断,“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白描,写舟行进在波动的水上,酒楼上的酒招子,吸引了寻酒的词人;“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是用当地的特色景点和凄清、伤悲气氛对愁绪进行渲染 。
下片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日”道出飘泊的厌倦和归家的迫切;“洗客袍”、“调笙”和“烧香”白描,是词人想像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白描是为了渲染归情,用美好和谐的家庭生活来突出思归的心绪 。
更精妙的是下片最后三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点出感叹时光流逝之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来具体表现时光的流逝之快,也是渲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