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以精细化管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上海以精细化管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文章图片

改善大城市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 常常受制于空间的逼仄 。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 , 解决老旧小区“充电难”“装梯难”“美化难”等问题?上海基层干部找准为民服务的着眼点和切入点 , 努力汇聚各方资源力量 , 群策群力推动问题解决 , 将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
硬件设施老化、生活环境杂乱 , 是一些老旧小区居民的烦心事 , 也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 。解决群众烦心事 , 如何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拓思路 , 借外力解充电难题
今年5月1日 ,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 严禁电动自行车楼道充电、飞线充电 。消息一公布 , 上海闵行区莘庄镇富林苑东区的居民议论纷纷:“那去哪儿充电?”
莘庄派出所社区民警汪皓也在思考 , 辖区里居民缺少正规充电设施 , 甚至有“飞线”从6楼窗户甩下来 , 存在火灾隐患 , 但百姓日常生活需求又该如何满足?
莘庄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各个小区 , 开展为期一周的走访调研 , 发现35个小区内仅有不到1000个充电桩 , 而非机动车使用者将近4000人 , 充电需求无法满足 。现有充电桩大部分比较简陋 , 只安装了电源插座 , 缺少配套消防和监控设施 。
居委会征求业委会意见发现 , 小区加装正规充电桩要业主自掏腰包 , 或向安装企业支付高额电费 , 影响居民使用意愿 。
汪皓找到辖区内的某企业换电团队 , 希望引入市场资源共解难题 , 没想到双方一拍即合 。5月初 , 派出所责任区警长、社区党委书记、居民代表、企业工程师共同组成项目小组 , 几经协商 , 综合各方需求和技术可行性 , 决定依托共享模式 , 对充电棚进行升级、扩建或设置锂电池换电柜 。
富林苑东区宝安新苑居委会主任瞿晓波介绍 , 原有地下车库利用率不高 , 经过升级改建 , 安装了40个新型智能充电桩 , 并配备监控报警和消防喷淋装置 , 确保消防安全 。充电桩按物业电费标准平价收费 , 居民花1元钱可充电5小时 , 方便又经济 。现在 , 小区“飞线”问题已经绝迹 。
在地面车棚旁 , 还设置了一个电动自行车锂电池换电柜 。居民来换一次电池 , 前后不到两分钟 。可以充电 , 还可以换电 , “既轻便又安全” 。汪皓说 , 经过测算 , 一个换电柜可满足100辆电动车的充电需求 , 占地面积不到1平方米 , 为停车空间狭窄的老旧小区解决了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