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诗词朔风吹曲谱 毛主席写给杨开慧的诗( 五 )


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 。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 。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 。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 。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 。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
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 。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 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 。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 。
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只可能有一种理解:那全是远年的坟堆 。
这里离县城已经很远,不大会成为城里人的丧葬之地 。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 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 。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 。这里正是 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 。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 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 。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 。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
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 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 。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座 。
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几行墨迹?史官们把卷帙一片片翻过,于是,这块土地也有了一层层的沉埋 。堆积如山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因为这儿毕竟是历代王国的边远地带,长久担负着保卫华夏疆域的使命 。
所以,这些沙堆还铺陈得较为自在,这些篇页也还能哗哗作响 。就像干寒单调的土地一样,出现在西北边陲的历史命题也比较单纯 。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山重水复、花草掩荫,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 。
那儿,没有这么大大咧咧铺张开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 。不像这儿 ,能够袒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20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远处已有树影 。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 。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
树愈来愈多,开始有房舍出现 。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 。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 。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 。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 。“呼”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 。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 。
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 。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 。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 。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 。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 。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
这便是唐人风范 。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 。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 。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 。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 。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 。
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 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途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 。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 。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 。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 。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 。阳关的风雪,竟愈见凄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