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古诗记得其中一句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哪首诗谁写的全文是什么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
辛弃疾 《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一首古诗记得其中一句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哪首诗谁写的全文是什么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 。
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 。
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 。
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 。
若说好,就好在想象: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 。
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 。
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社火”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
其间“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总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盖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
总之,我说稼轩此词,前半实无独到之胜可以大书特书 。
其精彩之笔,全在后半始见 。
后片之笔,置景于后,不复赘述了,专门写人 。
看他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 。
这么些丽者,都非我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 。
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