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上有太多不配有的光环( 二 )


法律要追求公平和正义,刑法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对客观真理的持守,法律必然沦为一种工具,技术主义的法学思维就可以为任何结论提供精致的论证,同时也以所谓的专业意见拒绝民众一切的意见与质疑 。这正如我在《刑法学讲义》的扉页上写过的一句话:“用良知驾驭我们之所学,而不因所学蒙蔽了良知 。”
很多人提到我的名字,会与法考联系在一起 。我还在读博期间,就开始做法考培训老师 。2014年曾想放弃,一是觉得太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术圈中有人认为,作为高校教师,从事法考培训有些不务正业 。后来我之所以坚持下来,是因为有朋友说,觉得这个事情是有意义的,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 。
2020年3月9日,一家视频网站邀请我入驻,并把我讲授刑法课时的一些视频“搬”上这家网站,没想到,两天之后就涨粉到百万,很快就有了上千万粉丝 。此前,这家网站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以前從未接触过 。我不太懂得拒绝别人,也觉得这是一个普通的事情,也从来没想过要火 。
这些视频中我讲的那些段子,有的来自刑法学界常年累积起来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几乎在每一个法学院的课堂中都会被教授;有的是我从书中看来的;有的是我对一些案例进行了一些特殊的加工而成;还有的就是我在上课过程中,突然出现了一时的灵感,脑洞大开说出来的 。
视频中的“张三”,是我为了方便讲述案情而虚构的反派人物,因作恶多端,而被粉丝称为“法外狂徒”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幽暗面,每个人心里都隐藏着一个“张三” 。所以,日光之下,别无新事 。
真正的知识就是要打动普通人的心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一直追求可以在严肃性和趣味性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太严肃会曲高和寡,太庸俗又是娱乐消遣知识,所以需要寻找一种合乎中道的分寸感 。
我有时候也会刷自己的小视频,甚至也能刷一个小时 。我有时觉得自己真无聊,怎么刷自己的视频还能刷这么久?课堂之外,我在生活中其实是一个“挺闷的”人,跟身边的人也不怎么讲段子 。我平日没有什么别的爱好,也就是看看书、喝喝茶 。
虚荣是有代价的
一夜爆红,让我感觉很神奇,甚至有种不真实感 。
现在,我的一举一动可能会被放大 。有些朋友提醒我要更加低调,有些师长也会提醒我该干吗干吗,他们主要是让我更加注意做好本分工作 。
去年9月8日,因发了一篇微博,我遭遇了网络暴力 。那天我确实是很烦,就索性退出了微博 。后来有人说我太玻璃心了,我想想也对 。第二天出差途中,我居然在火车上碰到了一个久未谋面的好朋友 。我向他倾诉自己的遭遇时,他问我:“之前别人对你那么多赞誉,你觉得合适吗?”我说:“那肯定愧不敢当 。”他又问:“那你高兴吗?”我说:“还挺高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