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川芎的作用!|中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川芎的作用!(中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川芎的作用!|中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 。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 。
一、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1、活血行气
①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号方 。
②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牡丹皮、当归等同用;月经后期,1~2个月1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 。
③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 。
④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
2、祛风止痛
①用于感冒头痛,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属于风热者,可与菊花、薄荷同用 。
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等同用 。
3、行气开郁
①用于胆囊炎之上腹胁肋胀痛,可与柴胡、黄芩等同用 。
②用于胃炎之上腹胀痛、吐酸烧心等证,可与蒲公英、木香等同用 。
二、川芎的药用价值
1、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孑(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爁)各二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 。(《局方》川芎茶调散)
2、治偏头疼:京芎细锉,酒浸服之 。(《斗门方》)

【中药川芎的作用!|中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3、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川芎一斤,天麻四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 。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 。(《宣明论方》川芎丸)
4、治风热头痛:川芎一钱,茶叶二钱 。水一钟,煎五分,食前热服 。(《简便单方》)
5、治妊娠腹中痛(胞阻):芎劳二两,阿胶二两,甘草二两,艾叶三两,当归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六两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金匮要略》胶艾汤)
6、治妇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筑磕着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当归六两(洗,去,切,焙干,秤)、川芎四两(洗) 。上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盏,止一沸,去渣,温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进,不过三服便生 。(《本百思特网事方》佛手歌)
7、治产后血晕:当归一两,川芎五钱,荆芥穗(炒黑)二钱 。水煎服 。(《奇方类编》)
8、治产后心腹痛:川芎(洗,锉)、桂心(不见火,锉)、木香(锉,怀干)、当归(去芦须,洗,锉,焙)、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各一两 。上为细末 。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一盏,药末二钱,煎至七分,带热服 。(《卫生家宝方》川芎散)
9、治新产块痛: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黑姜五分,炙草五分 。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傅青主男女科》生化汤)
10、治小儿脑热,好闭目,太阳痛或目赤肿:川芎、薄荷、百思特网朴硝各二钱,为末,以少许吹鼻中百思特网 。(《全幼心鉴》)
中药川芎的作用!|中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三、川芎的副作用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
1、《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 。恶黄连 。
2、《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
3、《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 。畏硝石、滑石、黄连 。反藜芦 。
4、《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
5、《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
6、《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